混业经营

中国金融混业经营是福是祸?

徽商银行蔡浩:中国金融体系由分业向混业经营的演进是大势所趋,但配套的“基础设施”要先行,包括资本市场更加纵深,金融监管体系须变革,央行不妨仿效美联储,实现货币政策权和监管权的统一。

中国两大官媒——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在交替为股市打气,认为股市将会长牛,空中仍有加油机会云云。其逻辑不外乎,改革红利驱动,制度优化释放动能,对中国未来经济走势的认同;而市场的正面解读还有,流动性宽松推动股市繁荣,股市繁荣利于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股市繁荣带来的财富效应或能刺激消费和内需(从而反哺经济)。

这些解释都有其道理,若再结合股票“注册制”深入探讨,可能还有一层深意,股市长(慢)牛有助于提高资本市场的宽度和深度,而这意味着为放开商业银行的准入限制做铺垫——因为这将有效减少商业银行资金对股市的冲击,换言之,这是为未来从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的金融制度变革做准备(近期传闻监管机构正在研究允许银行控股证券公司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

混业经营就是允许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从事多个金融市场的业务,包括但不限于银行、证券(投行)、保险、信托、基金等等。通常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欧洲为代表的全能银行模式,即直属各部门可依法从事投行、信托、保险等一系列金融业务;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金融控股集团模式,商业银行本身不允许从事投资业务,但如果是同一集团旗下的其他独立子公司就不受此限制。

与之相对的是分业经营,各金融机构只能在法律规定下从事单一的金融市场业务,不能跨市场运行,这也是中国目前金融体系的基本制度之一。

混业经营的支持者通常认为,该模式能使金融体系更有效率,能发挥金融各个领域之间的协同作用,更好的为客户服务,更有效的为实体经济提供支持,而最有争议的一点是,它能够带来业务的多元化发展,从而分散金融风险,有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

而分业经营的支持者,对混业经营能更有效率的观点抱有怀疑。这些质疑源自混业经营相对分业经营,前者风险不是降低了,而是增加了,美国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萧条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似乎就是例证。

要厘清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的优缺点,谁更可能成为未来金融体系的发展方向,从而更适合中国?我们先从混业和分业经营的历史看起。

历史沿革

分业经营的监管体系始于美国,最著名的法案就是1933年出台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美国政府认为,1929年的股市崩盘是经济大萧条的源头,而造成股市崩盘的原因,就是美国金融体系的混业经营,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对双方领域的侵蚀,导致证券市场上的投资、投机活动泛滥,从而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崩溃,以及大量商业银行的挤兑倒闭。而后,为了加强对资本市场的控制,美国政府决定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严格划分开,确保商业银行避开证券业风险。

您已阅读21%(1037字),剩余79%(393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