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

中国央行降准逻辑变了?

中国华创证券钟正生:经济下行压力不可小觑,但中国央行首选不是降息;降准或为债务置换创造更为宽松的流动性环境,财政与货币互动博弈的大戏才刚刚上演。

4月这个周末注定扣人心弦。4月18日,中国央行周小川在华盛顿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议接受采访时指出,“我们存款准备金率也有空间,我们的利率也没到零,空间肯定是有的,但需要仔细调整,不是说有空间就一定要用或者是用足”。话音甫落,中国央行4月19日宣布,自2015年4月20日起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笔者不禁要问,除了在周日这个时点略感意外之外,这次降低存款准备金(以下简称降准)还有什么超预期的么?也许,这次降准试图对冲的冲击来源,已更多地从新增外汇占款的走低,转向地方债务置换的来袭。也许需要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互动的视角,来重新梳理货币政策的决策逻辑。

货币政策从“适应性宽松”走向更加主动的宽松并不令人意外。中国央行一直秉承对货币政策的中性诠释,大意就是降息只是为了适应物价水平的下行,而降准只是为了对冲外汇占款的下行。从资本市场的反馈来看,之前降准降息的效果确实也是略偏中性的。因此,除了对中国央行“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做派略为挑剔之外,市场对中国央行当前货币政策中性的解读大致还是认可的。从之前两次降准的时点选择上来看,中国央行均在人民币贬值造成外汇占款大幅回落的节点上给予对冲。 例如,2014年6月和2015年1月,中国央行分别祭出定向降准和全面降准举措,当时中国央行口径外汇占款分别是-867和-1289亿元。于是,在看到2015年3月中国央行外汇占款同样减少2307亿元之后,市场无一例外地想到了小川行长的经典表述,“存款准备金率工具的使用主要和外汇储备增加或减少所产生的对冲要求有关”。于是,面降准从幕后再度走向台前真正是一切尽在意料之内的。

您已阅读23%(693字),剩余77%(227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