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投资

中英需在基建投资领域取长补短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田辉:在基建投资领域,中国看似在学习美国,但细究之下,改变监管方式、促进基建项目与险资对接等举措,实则是在借鉴英式思路。

中国模式似乎有了最新的追随者。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最近一篇名为《英国应向中国学习基建投资》的文章暗示,至少英国的保险公司应像中国的同行那样,大量投资期限较长、收益率又比较可靠稳定的基础设施项目。

的确,自2008年以来,保险公司已经逐渐成为中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重要资金提供者。根据中国保监会数据,截至2014年底,仅仅由保险公司(精确来说,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发起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募集的资金就高达1.1万亿元人民币,占全部保险可投资资金余额(9.33万亿)的11.8%。相比之下,英国在刚刚开始在基础设施领域引入保险资金。上述文章提到,即使在这个领域中动作最大的法通保险,拿出57亿英镑投资于众多房地产和基础设施项目,但这只是其管理资产的1%。从数据看,中国在对接保险资金和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确实走到了英国的前面,也难怪一向被视为传统保险强国的英国,决心要向一向被视为“大而不强”的中国学习。

以往,在大多数经济体中,基建投资的融资渠道主要是财政资金和银行贷款,非银行机构投资者很少发挥作用。而在基建资金存在大量缺口以及对相对安全和高收益资产的需求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一国政府采取措施推动保险资金、养老基金、主权财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加大对基建领域资产配置,是一件完全符合逻辑的事情。无论英国还是中国概不例外,只是中国先行了一步。

不过,有趣的问题来了。英国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在基建投资方面不学习美国,而声称要学习中国?要知道,中国并非是全球唯一一个保险资金大量投资基础设施的国家。在美国,市政债券市场很久以来一直是基础设施融资的重要渠道,而保险公司,特别是财险公司是这类债券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换句话说,通过债券市场投资的方式,美国保险公司早已大量介入基础设施投资。

您已阅读26%(733字),剩余74%(209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