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

难以享受的“慢生活”

FT中文网撰稿人一多:在温哥华过了两年“慢生活”,当Hiking, Jogging, Skiing都尝试过,却发现始终达不到“enjoy”的境界。

当“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和标语还没从中国的大街小巷清除干净,相当一部分人还在这口号余音袅袅的影响力下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时,“慢生活”这个字眼儿闯入了中国人的视野,并渐成风尚,直接用品质与品位标出了另一种人生坐标。

当然这部分人不是普罗大众,这部分人更多集中在精英阶层和成功人士当中。这些想慢的人在国内劈柴喂马、躬耕田园、攀岩滑翔不过瘾,干脆移到温哥华渔猎江湖、游历山水,更有境界的还跑到美国大学当起了太学生。

在休闲成为品味的代名词、慢生活成为成功人士标签的年代里,人前人后还说自己忙的,仿佛不是赶脚的快递哥,就是还没活明白的人。因为一段时间以来,太多的心灵鸡汤煲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生活应该慢下来,尤其那句“等等你的灵魂”让很多为生活奔波地失魂落魄的人更加四顾茫然:是该先照顾嘴巴,还是先去抚慰灵魂?他们甚至不解,这刚从山野奔到城市里来,腿上的泥还没来得及洗干净呢,城里人咋又跑到山里喂马种地了呢?

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大学读完,终于进入写字楼、挤进日益贬值的白领行列,即便常泡咖啡厅或某次旅行中客串了一把文艺青年,也依然不敢让自己的脚步真的就慢下来,只能对传说中的 “慢生活”抱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态度,然后继续投入早晚高峰拥挤的地铁公交洪流中,赶着趟儿地奔到公司打卡报到。挣到刚够房租、水电和用来还各种贷款的碎银子。在这个背包远行成为理想行为模式的年代,你不得不想,潇洒地走出之后,有一天是否还走得回来。

您已阅读22%(620字),剩余78%(214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