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育川

中国国企改革难有实效

卡内基基金会黃育川:中国政府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国企的新战略难以奏效,因为简单地向国企注入民间资产,而不变更实际控制人及其激励机制,不太可能改变国企行为。

中国上一次认真推行国企(SOE)改革是在近20年前,那时,在“抓大放小”的口号下,每年有数百家国企被私有化或清盘。但在2003年胡锦涛出任最高领导人之后,中国政府变得不太愿意让国企“差生”倒闭,而是依赖新成立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SASAC,简称国资委),向那些未被放弃的国企注入更强的市场意识。然而,国资委只是起到了保护它们存在的作用——通过让受益于关键行业垄断地位、盈利能力较好的国企来补贴亏损国企。面对压力,北京方面现在提出了一项通过混合所有制提升国企业绩的新战略,但这将无法解决问题。

全球金融危机之前,民企与国企的资产回报率都在稳步上升,两者之间的盈利能力差距不如后来那么大。但自2008年以来,民企的资产回报率已大幅升至11%,而国企资产回报率有所下降,近年徘徊于5%上下(见图1)。政策制定者和学者把这一差距的扩大视为国企业绩欠佳的证据。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民企和国企的利润率——另一项经常用以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标——近年来有所接近。全球金融危机之前,国企的盈利能力实际上强于民企(见图2)。

您已阅读28%(454字),剩余72%(117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