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计划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行之不易

胡俞越、朱鹤:“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在民间流行,代表着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国际地位的渴望,但现实往往比理想骨感得多,对其解读也有太多一厢情愿的成分。

随着亚太经合组织峰会(APEC)在北京召开,加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设立相关协议的签署,中国出资400亿美元设立丝路基金,“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概念在网络上被热炒,不少研究机构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详细解读。这一概念最早出现,是对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提出的“共同发展计划”的解读。理想中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能够通过增加对外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同时达到增加对外投资、化解过剩产能和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三重目标。

之所以舆论对“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再次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以AIIB和丝路基金为代表的具体实践正式展开。因此,无论是“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还是“一带一路”战略,实质上都体现着在国内外形势同时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对以往“走出去”战略开始进行全面深刻的调整。

乍看起来,以“中国版马歇尔计划”为代表的新常态下的开放战略,正是帮助中国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妙药良方。当前,中国三四线城市普遍存在的住房供给过剩局面,预示着前一阶段集团式的“造城”运动基本宣告结束。而由房地产为核心带动的众多上下游产业,也因此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因此,姑且不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这一提法是否值得商榷,单就化解产能过剩一项作用,就足以引起决策部门的足够兴趣。但是,现实往往要比理想骨感的多。通过对比“马歇尔计划”和“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就能看出,两者其实是内容迥异的两个概念。

您已阅读20%(610字),剩余80%(238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