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

应从战略角度审视“沪港通”

中国申银万国桂浩明:沪港价差无法成为长期投资主题,“沪港通”的想象空间已比较有限,但在互联互通的格局下,“沪港通”可通过开放来倒逼境内外市场接轨。

“沪港通”将于11月17日正式开通的消息,在股市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特别是就在不久前,“沪港通”还被传将“无限期搁置”,现在被告知马上就要实施,自然是备受关注。

有关“沪港通”的话题以及它对境内股市的影响,并非现在才有。早在今年4月份的“博鳌论坛”上,中国总理李克强在谈到资本市场改革时,就提出将开通“沪港通”,当即引起极大的轰动。也就从这个时候起,“沪港通”就一直是境内股市的一个重要话题,各种消息无不牵动了市场各界的神经——但很多场合,人们比较多的还是以一种“功利”的眼光来看待“沪港通”,尤其认为有了“沪港通”以后,沪港两地市场股票的价格将趋于一致,特别是A、H股的价差有望被抹平,这样一来就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机会。还有人提到,境内市场上有一些具有自身区域特点且在海外市场上找不出同类品种的的股票,其稀缺性在有了“沪港通”以后将会受到外资的追捧。于是乎,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所谓的“沪港通”概念股,其股价也随相关消息的出现而波动。而到了宣布“沪港通”开通日期的时候,市场上更是到处活跃这这些股票的影子,股市也因此而大涨。

您已阅读22%(459字),剩余78%(165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