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札记

媒体札记:下面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周永康消息终于公布,迟来的盛宴虽已消磨看客胃口,但当靴子终落,中国媒体仍纷纷奉上准备已久的长篇力作,公知的提醒和劝诫亦同时呈现。

“周永康!周永康!周永康!周永康!周永康!周永康!周永康!周永康!周永康!周永康!周永康!周永康!周永康!周永康!周永康!周永康!周永康!周永康!周永康!周永康!周永康!周永康!周永康!周永康!周永康!周永康!……”——这个名叫蒲正波的中国男人昨晚并没有发疯,他只是太兴奋,只是在把一年多的郁闷发泄出来,要不是微博有字数限制,他还能喊个不停。

……

一碗方便面,要煮多久才能端上餐桌?一只大老虎,要困多久才能砍头示众?

习近平说,500天。

……

公元2014年7月29日17时59分,新华社发布消息:“鉴于周永康涉嫌严重违纪,中共中央决定,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其立案审查。”

加上标点符号,一共77个字。

而这,就是让13亿中国人等了一年半的头条新闻,等到都已经称不上新闻的新闻。同时,也是过去一年半里中国太多头条新闻的终极来源。

……

是啊,当一只困兽已经被围堵在陷阱里太长时间,那些袖着双手站在猎场外围观的看客们,多少也有些意兴阑珊了吧。

不过,最高明的猎手,或许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这样,他才能不紧不慢地将匕首插进这只落魄老虎的咽喉,然后,引导早已反复想象过这一幕的观众进入下一个战场。

高潮来得毫无征兆。这不是中纪委惯于发布重大消息的周末,也不是“七一”或者“八一”这样的纪念日前夜。哦,刚刚进了二伏,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哦,还是第5个“世界老虎日”,可是,难道就因为这个,那碗方便面就要端上餐桌,那只大老虎就要砍头示众?

既然人家的徐徐道来,你万万没想到,那索性别猜了。

反正,从昨天傍晚起,方便面又是方便面了,康师傅又是康师傅了,而“周元根”,也终于可以回到他的主人名下。

……

主人,就是周永康,十八大前卸任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现在,他成了四人帮之后第一个被中共公开宣布身败名裂的最高层领导人,成了建国以来由中纪委查办的第一个正国级高官。由他曾经在中南海共事5年的习近平亲手推上审判席。

“康师傅”、“方便面”是中国人在过去一年半时间里因其姓氏而发明衍生的代称,用以规避敏感词审查。“你懂的”则是全国政协大会发言人吕新华在今年3月2日面对直播镜头时和13亿中国人会心一笑的暗号,从那天起,这场全民围猎变本加厉,宣传官员们似乎也有意露出破绽,任由舆论羞辱这个曾经的最高权力“九人组”成员——只要不把“周永康”三个字直接写出来。

周永康的幼年曾用名“周元根”,也就是在那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段,由东方早报旗下微信公众号“纸牌屋”在2月28日第一个捅破了窗户纸。

所以,这家上海媒体新创立的澎湃新闻这一晚愈发心潮澎湃,他们先是和全中国同行展开了以秒论胜负的新华社消息转发竞赛,而后奉上一连串显然早就准备停当的配餐:《无锡官员接连落马,皆为“大老虎”周永康三弟的上级》、《周永康的四川兄弟圈:李春城,李崇禧,冀文林,谭力,刘汉》、《周永康现任妻子贾晓烨老家山西大同,曾在央视财经频道工作》、《中国能源反腐风暴波及加拿大,周永康妻妹贾晓霞行踪飘忽》、《“大老虎”周永康家族史:从无锡到北京》、《四川政界人士:正一边刷朋友圈一边议论周家生意,没有顾忌》……

直至深夜时分的《重访周家:夜幕下的无锡西前头村只闻蝉鸣,周宅有灯火无人应》:“2014年7月29日晚10时,周家门前,澎湃新闻记者偶遇了李先生一家三口。他们坐摩托车,从西前头村隔壁十分钟车程的安镇专程赶来,‘第一次’一睹周家大宅的样子。李先生从新闻里得知周永康被查的消息,‘一点也不意外,这么大的官,老百姓都知道,不公布是不可能的’。在他看来,从口口相传的八卦和媒体报道,这里都已成为失落的传说。他拿着手电筒,照了照周元青家的房子,随后带着两岁的女儿,在门口用手机拍下了她与大宅门后的合影,‘满足好奇心吧,也记录一段历史。’”

确实,“老百姓都知道”。

古语云“盲人摸象”,是用来讥讽那些一叶障目的局外人,可是,哪怕13亿人真的都是瞎子,这样上上下下摸了一年半,身躯再庞大的老虎也已经没有丝毫秘密可言。

他的儿子,他的妻子,他的亲戚,他的秘书,他的盟友,他的所有碎片都已经在过去一年半里被拼接成图。中国媒体为他绘就了无数张让人眼花缭乱的关系网图谱,在新浪的版本里,一个接一个名字填充进来,唯有正中央那个虚置的剪影,只待昨晚换成真人头像。

胡舒立和他的同事们是这张图谱的最大贡献者。自2013年9月25日那篇不动声色却杀机四伏的《拉古娜海滩的黄家》发端,财新传媒在过去10个月里手持猎人有意泄漏的通关密码,上穷碧落下黄泉,把1977年以来中国最骇人听闻的政治角力从一处处深渊密室里打捞出来。

然后,就坐在那里,就等着这一天。

以《头号打虎案揭晓,周永康被审查》作为引子,财新网在昨晚19时许以让人目不暇接的速度推出“周永康的红与黑”组稿,分别是《周的青春岁月》、《周永康的三基石:石油四川政法》、《因父之名——周氏攫财录》、《“红顶”、“灰顶”和“黑顶”》、《四面埋伏打老虎》。

这是一组足以青史留名的独家报道,署名记者谢海涛、王和岩、于宁、贺信、黄凯茜、任重远、罗洁琪、王端、贾华杰完成了很可能是他们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完全担得起上司王烁的微博推荐语——“不运足气不要读。财新绝对独家,空前巨文,六万字写尽【周永康的红与黑】,一气呵成”。

“外界毫不知情,72岁的周永康现在哪里。京郊房山、天津、河北廊坊、内蒙包头……甚至不知道他从何日开始失去人身自由。周永康就像一只失去双脚的鸟,要么飞,要么坠落”——六万字巨文,也是从周元根这个无锡厚桥西前头村少年的乡邻印象开始,以他1961年“很可能是受到1959年国庆十周年发现大庆油田的感召”而报考北京石油学院成功,自此“离开故乡,去宦海浮沉”而掀开华章。

那是周永康“一生最美好的时光”。他从辽河油田起步,在1979年升任辽河石油勘探局副局长兼钻井指挥部党委书记,拥有那个年代所有的风华正茂:“1985年离开辽河油田之后的20多年间,周永康多次因公回过这个青年时代曾经奋斗过的地方,这里有他最美好的一段岁月。官拜政治局常委后,他也曾数次到大庆油田、辽河油田视察工作。2012年12月,刚刚卸任的周永康最后一次回到辽河油田。当时见过周永康的张国成说,油田管理局组织离退休职工迎接周永康,‘他还认得我们这些当年的老同事,跟我握手问好。他说,他也退下来了,这是最后一次来原先的工作单位看看’。”

财新传媒告诉中国人,“正是31年的石油生涯,给了周永康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也奠定了他走向中国权力顶峰的坚实基础”,所谓“石油起家”、“三年川督”直至“十年政法”。这三条事业交际线,在过去一年里伴随着“周围”人士的接连落马,成为中国人得以领悟猎物方向的导航地图。

根据记者描述,“30多年石油系统的锻造磨砺、一年半国土资源部部长的经历,以及四川大省一把手的三年历练,使周永康完成了政治上的腾飞,这与其强势能干的工作作风不无关系”;“事实上,周永康对四川政坛的影响,延续的时间更长、程度更深。他不仅在这里实现了人生的重大飞跃,而且离任前还完成了重要的人事布局,在该省的最高权力机构——四川省委常委会,留下了三个举足轻重的棋子:李春城、李崇禧和郭永祥。”

2002年十六大时晋升政治局委员,紧接着又获任中央政法委副书记、公安部部长,使他的传奇进一步延续:“周永康成为政法系统仅次于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的二号人物。在此之前,中央政法委已近五年未设副书记一职……周永康得以公安部部长身份进入中央政治局,更多得益于其特殊的时代背景——19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贫富差距日益加大,贪腐、民生、公民权利保障等问题所引发矛盾的矛盾愈发突出,社会维稳压力积聚的背景下,执政党对于政法系统尤其公安力量自然更加倚重。一个维稳、‘综治’时代,亦由此展开。有了巨型国企领导人和封疆大吏丰富资历的周永康,在这十年如虎添翼,权柄日重。”

您已阅读20%(3226字),剩余80%(1269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