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

“亚洲基金护照”的瓶颈

澳大利亚、韩国、新西兰、新加坡、泰国和菲律宾参与的亚洲地区基金护照计划正在逐渐成形。但业内人士称,税收和缺乏共同货币等问题将限制这一体系的发展潜力。

对于泛亚洲“基金护照”这个概念的怀疑已持续多年,目前仍非常强烈,尽管在亚洲六个国家的支持下,一项基金护照计划正在逐渐成形。业内人士表示,税收问题以及缺乏共同货币,还有其他一些问题,将限制这一体系的发展潜力。

目前有六个区域市场参与了亚洲地区基金护照(Asia Region Funds Passport,简称ARFP)计划——包括澳大利亚、韩国、新西兰、新加坡、泰国和菲律宾。该计划拟在2016年投入实施。关于该项计划的公开征求意见稿上月发布。

虽然从纸面上看,ARFP似乎很有前途——潜在将让基金经理通过一套简化的程序,把符合条件的产品从上述六个市场中的一个移植到其他市场——但对于这种安排是否真的存在需求,各方仍拭目以待。

香港和澳大利亚在2008年7月签署的共同基金互认协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自从协议签署以来已经六年了,双方都没有根据协议发起过任何产品。

比尔•罗森斯魏格(Bill Rosensweig)是布朗兄弟哈里曼(Brown Brothers Harriman)驻香港的合伙人,负责投资者服务。他表示,税务方面的考量是导致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对于澳大利亚投资者来说,购买海外基金在税收上存在不利之处。因此在澳大利亚解决相关税收问题之前——澳大利亚在参与ARFP的六个区域市场中规模最大——规划中的基金护照体系不太可能吸引该国投资者的浓厚兴趣。

您已阅读26%(576字),剩余74%(163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