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冲突

仇恨与民族冲突的经济学

天则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军:恐怖袭击因仇恨而实施,仇恨的根源是歧视,消费机理在于控制传播,因此消除歧视政策的同时,防止对仇恨的全社会渲染,方能减少暴恐。

美国“911”事件已经过去十多年了,但恐怖的画面至今仍凝固在世人的脑海中,难以消退。以这起事件为界,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恐怖袭击事件逐渐增多起来,从印尼巴厘岛惊天大爆炸到英国伦敦“77”爆炸案,再从印度孟买连环爆炸到中国厦门的公交纵火案,一幕幕血淋淋的画面提醒着人们,这个世界并不安全。

近期发生在中国各地与新疆有关的恐怖袭击事件,令国人倍感恐惧和不安。隐藏着的暴恐分子如同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我们。中国社会正弥漫着拔剑弩张的紧张情绪,仇恨正在凝聚,浓度正在增加。

人们不解的是,究竟什么样的深仇大恨使得一些人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通过自杀式爆炸,袭击那些与他们并无直接利害冲突的无辜者。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美国“911”恐怖袭击不久,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格雷瑟(Edward Glaeser)完成了一篇“仇恨的政治经济学”(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Hatred)的学术论文。这篇文章分析了仇恨产生的根源,尤对不同民族间的隔阂进行了阐释。在气质上,格雷瑟秉承了前不久去世的诺贝尔奖得主加里•贝克尔(Gary Becker)构建的歧视经济学的分析传统。

您已阅读22%(485字),剩余78%(176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