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

中国的反周期政策经验

前世界银行经济学家林毅夫、王燕:有关中国今年将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世行报告,应引起中外经济学界深刻思考。随着中美继续拉大经济规模差距,世界经济中心向中国转移不可逆转。发达国家已开始学习中国应对危机的经验,中国学界也需转变观念。

自2008年以来,美国经济经历了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为缓慢、乏力的复苏,被称为“经济大衰退”(Great Recession)。至今美国经济尚未出现一般危机之后复苏期会出现的6%、7%的增长反弹。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美国经济要到2016年增长率才能达到3%。尽管就业率有所上升,劳动参与率持续下降。

反观中国,近期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根据世界银行4月29日发布的国际比较计划(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以下简称ICP)报告,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经济规模将在今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由于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具有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中国经济应该可以在其后继续保持中高速的增长(参见林毅夫刊于FT中文网《中国经济的后发优势》一文)。随着中国继续拉大和美国经济规模的差距,世界经济中心向中国的转移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对于美国情况,著名经济学家们绞尽脑汁,近期美国前财政部长拉里•萨默斯(Larry Summers)在《波斯顿环球报》上著文倡议,“赋闲劳工+低利率=重建基础设施的好时机。他以纽约肯尼迪机场为例,指出“没人为这个机场感到骄傲”,美国副总统乔•拜登(Joe Biden)更抱怨“拉瓜迪亚机场就像位于第三世界”。萨默斯教授反问,“现在不重建,更待何时?”

您已阅读20%(558字),剩余80%(222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