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尔

布莱尔的逐金之路

FT专栏作家斯蒂芬斯:离开唐宁街7年的布莱尔越来越贪图名利。他谄媚部分专制政权的行为,只会令自己蒙羞,只会在历史上留下更黑的污点。

我很难想出哪位前政治领袖像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那样孜孜不倦地玷污自己的名声。他和小布什(George W Bush)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总会给他的形象蒙上一层阴影。少数人永远会把他当作“战犯”来谴责。但相比之下,他对个人财富执着得近乎疯狂的追求,会在历史上给他留下更黑的污点。

没错,德国前总理格哈德•施罗德(Gerhard Schröder)把自己卖给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现在,他正不知疲倦地为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呐喊助威。法国前总统尼古拉•萨科齐(Nicolas Sarkozy)在被赶出爱丽舍宫之前,就已经表现出对奢华的热衷。但和一心进入全球富豪行列的布莱尔相比,萨科齐和施罗德都还有一段距离。

曾经的政治领袖有权谋得一种体面的生话——在他们50岁出头卸甲归田时更是如此。布莱尔旗下的慈善基金会对公益事业投入很大,他本人对公益事业对捐赠额也很高。但问题在于,在托尼•布莱尔公司(Tony Blair Associates)错综复杂的业务中,个人利益和公共服务的界限实在太难分清了。

您已阅读23%(479字),剩余77%(162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