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业

如何看待中国油企“走出去”?

世界石油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胡森林:对于中国石油企业的海外扩张,一种流行的解读是,这是为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但事实是,这一进程更多是由商业利益驱动的。

【编者按】长期以来,中国石油企业背负着政企不分、垄断得利、与民争利的各种骂名,从去年开始发酵的中石油腐败窝案,更让这个行业遭到各界的口诛笔伐,也让能源业改革显得更加迫切。中国石油行业的竞争力究竟何在?它们与政府是何种关系?它们应不应该推行全球化战略?改革如何推行?我们特约世界石油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胡森林撰写系列文章,探询中国石油行业的真实面貌,试图解开一些“石油迷思”。本文为这个系列的第一篇。

由于世界石油生产与消费的不均衡分布,自现代石油工业诞生以来,石油公司跨国经营就成为行业惯例,IOC(国际石油公司)们在世界各地作业是与生俱来的商业行为。但随着近年来以NOC(国家石油公司)为代表的中国石油企业拓展海外业务步伐加快,常常会有人问:中国石油企业为什么要“走出去”?“走出去”能给中国石油行业带来什么?又会对世界石油行业产生哪些影响?

两种解读:政治的和商业的

对中国石油企业为什么要“走出去”,一直有两种不同的解读视角。

一种是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视角解读,即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是为了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费需求,“走出去”获取资源增强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能力。这显然是一种政治经济话语,通常与能源需求上涨和“对外依存度”结合起来谈,其分析框架是地缘政治学,内在逻辑是“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核心假设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关注点是对抗与对峙,理论基础是以“石油峰值论”为代表的资源耗竭理论。

另一种是从行业规律和公司发展、股东价值视角解读,即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本质上是遵循国际石油行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顺应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内在需要,也是满足国际资本市场要求的重要途径。这显然是一种商业话语,常常与行业特点、经济全球化、公司自身发展需求以及全球油气供需平衡等联系起来谈,其内在逻辑是平等协商、合作共赢的“正和博弈”,核心假设是IOC与NOC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注点是全球油气的供需稳定和价格安全,理论基础是全球化思潮和“地球村”理论。

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历程,最早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关于其起源和经过,同样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由此中国石油企业迈出了海外发展的步伐,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导致能源消费上升,中国石油企业进一步加大了海外并购力度。另一种说法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丹尼尔•耶金的《石油大博弈》一书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引发了决策者和行业人士对石油工业全球化的思考,中国石油工业“走出去”同时发轫,世纪之交几家公司先后上市接受了资本市场的洗礼,出于公司自身发展需要和满足资本市场的要求,石油企业拓展海外业务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全球石油行业的资产调整和资源再配置,为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更多机会。

这两种说法脉络都非常清晰,各成体系,于是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候会听到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解释,两种话语常常来回切换。对这两种说法细加分析,其背后的理论基础、运作机制显然完全不同。要充分理解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究竟政治色彩还是商业色彩更多一些,必须了解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决策链条。

考察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不难发现,这些都是企业出于自身发展需求、遵循经济运行规律、以商业价值为衡量标准而开展的,从选择目标、商务谈判、做出决策到实施并购及其并购后的整合运营,都是企业自主进行的,企业也必须对自己的并购决策和经营绩效负全责。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始终是自主经营的主体。当然不能否认的是,“走出去”离不开国家大的战略引导,为促成并购的成功,政府可能会提供一些支持与斡旋,企业在开展海外业务时,国家也会给予必要的政策指导和安全保护。但这一切,不论是对比不同国家、不同行业还是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都并没有多少特别之处。

您已阅读24%(1560字),剩余76%(504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