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

中国央行的聪明选择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刘利刚:中国央行加宽人民币兑美元的波动区间,在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之间达到了平衡,是一个相当聪明的决定。但不改变资金流向,人民币不会迎来“真波动”。

在市场期待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之际,中国央行宣布将从3月17日起加宽人民币兑美元的交易波动区间,从此前的1%扩大至2%。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的决定并不出乎意料:此前人民币出现了显著的贬值,在长达一年的接近“涨停板”的尴尬后,人民币的即期汇率终于在近期回到了中间价附近——对扩大交易波动区间之类举措,中国央行往往希望市场评价比较“中性”,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时机。

与此前相比,交易区间扩大更加有的放矢,而不是为了扩大而扩大。市场比较明确的是,本轮动作颇大主要有这样几个目的。首先,中国央行希望打破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并控制热钱从贸易渠道的流入。从2月份的数据来看,人民币“动起来”之后,虚假贸易行为出现明显的收敛,加上铜贸易等商品贸易开始被商业银行重点关注,未来贸易融资将难以扮演为热钱流入提供渠道的功能,相反,伴随着人民币和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行,很多套利交易者可能出现较为明显的损失。

您已阅读24%(390字),剩余76%(120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