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

人民币贬值迷思

中国招商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谢亚轩:中国央行乐见当前的人民币走弱态势。人民币有微弱贬值预期的时机,正是央行进一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时间窗口。

这是一道中国学生都很熟悉的小学算术应用题:某化工厂有一个水池,如果打开进水阀注满水池需10小时,打开出水阀排空水池需20小时。问:同时打开进水阀和出水阀,多长时间能够把水池注满?

在笔者第一次遇到这个问题时,除了苦思冥想如何解题外,心里总是纠结另外一个疑问:水资源那么宝贵,化工厂何必用这么浪费的方式来注水呢,把出水阀先关上不是更好吗?如果把这个问题和近期人民币汇率贬值联系在一起就更为有趣。

人民币即期汇率从1月最高1美元兑人民币6.0412元,贬到2月28日的6.1450元,贬值幅度达到1.7%。在解释贬值原因时,中国央行就被不少分析人士描述成以上应用题中的“化工厂”:一方面,中国央行有意引导人民币汇率走弱,那就要以一个低的汇率价格大举买入外汇,抛出人民币,是在“注水”;另一方面,截止到2月27日,央行连续在公开市场进行正回购交易,且正回购的规模保持在500-1000亿左右,是在“排水”。中国央行这样离奇而分裂的做法究竟意欲何为呢?

对此。分析人士给出了两种解释:一种是人民币汇率初现贬值时比较流行的“货币政策放松说”,即认为中国央行看到经济下滑的趋势,特别是为稳定房地产市场,需要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因此通过在外汇市场干预的方式实现货币政策放松。但这个解释在央行正回购放量到1000亿时已有点不攻自破,毕竟央行要想放松货币政策,直接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来得更为有效,何须借道外汇市场“隔靴搔痒”?

您已阅读23%(600字),剩余77%(199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