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报告

撤离香港?

FT中文网撰稿人严飞:李嘉诚投资偏好并不意味着香港前景一片黯淡,但也从侧面加深对香港未来担忧。港人有能力适时调整经济边缘化的问题,比较棘手的是政治议题。

这一段时间,由于一边频繁抛售内地及相关资产,一边在海外进行大手笔投资收购,素有超人之称的李嘉诚不断遭遇外界对其“撤资”和“东退西进”的质疑。风口浪尖之上,李嘉诚罕有地接受内地南方报业的专访,将其近来的一系列动作解释为依然遵循其多年来“低买高卖”的商业策略,而非外界所定义的“撤离香港”。

李嘉诚出售旗下内地和香港的业务,自有一套商业运作的内在逻辑。譬如根据和黄的财报,集团在香港和中国内地的盈利能力,近两年均出现滑坡。及至2012年,其内地业务所贡献的营业额占比降至11%,税前利润更是降到了19%;在香港市场,港灯的回报率,也由当前的10%预期降低至7%左右。关于李嘉诚的投资策略,相信已经有很多篇专业的财经类文章做过深入的分析,在次不再累述。

诚然,李嘉诚本人的投资偏好,并不意味着整个香港市场的前景是一片黯淡。但他出色的商业嗅觉,选择“撤资”(或者更准确的说,选择一个更佳的投资地点),之后又高调地主动邀请媒体通过采访的形式“反击”社会的质疑,这些举动不得不让人从一个侧面加深对香港未来前景的担忧。

这里,李嘉诚的商业布局并不是唯一的一个指标。这一年香港社会的诸多发展,演变之快、影响之深,让很多人都不无担忧香港的未来。这层担忧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经济,二是政治。尤其是在政治层面上香港未来的政治图谱到底该如何描画,如何可以达成一个让中央政府和本土力量都接受的政治平衡,这一点似乎到目前为止都还难以看出方向。这一关键的节点/阻碍点如果不打通,或者在打通的过程中付出的代价远远超乎预期,则对香港未来的整体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您已阅读25%(662字),剩余75%(200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