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

“当幸福来敲门”

随着收入提高,幸福感会不会增加?这是个古老的难解之谜。人们的幸福感到底与什么因素正相关?围绕这个话题,争论始终没有停止。

1974年,理查德•伊斯特林(Richard Easterlin)发表了一项可能会让佛祖发笑的研究成果。在一篇题为《经济增长能提升人类福祉吗?》(Does Economic Growth Improve the Human Lot?)的著名论文中,经济学家伊斯特林列出数据,推导出了所谓的“伊斯特林悖论”。顾名思义,他得出的结果似乎自相矛盾。在任何国家,任何时点,有钱人一般比穷人更幸福。然而,伊斯特林还发现,随着国家和人们变得更加富裕,他们报告的幸福水平并没有显示出提高的迹象。这就是伊斯特林悖论。

这个难解之谜不会让一些古代思想家感到意外。大多数宗教都有一些禁欲思想。佛祖就对物质需求不感兴趣。在《圣经》(Bible)中,耶稣(Jesus)和圣若翰洗者(John the Baptist)警告称,追求财富是无益的。据说,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和奥菲斯教徒(Orphist)等人就摒弃物质主义。但在1974年,伊斯特林的发现挑战了一种共识:赚更多钱与更幸福明显相关。后来,这位经济学家又给这个或许比金钱本身更古老的辩题带来了一个新的转折。

在2010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伊斯特林称,他的矛盾性发现可由“物质追求会随经济增长而升级”的现象得到解释,“其中反映了社会比较和享乐适应性的影响”。简言之,伊斯特林认为,人类的幸福感建立在我们与周围人比较后的结果上。伊斯特林还认为,我们会迅速适应任何水平的富裕。更简单地说,人类的需求永无止境。我们永远都不会真正满足。

许多行为经济学实验进一步验证了伊斯特林的发现。这些实验表明,为赶上自己周围的人而努力不值当。有一个著名的实验颇有代表性,萨拉•J•索尔尼克(Sara J Solnick)和戴维•海明威(David Hemenway)向实验参与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是愿意一年挣5万美元,而你周围的人一年挣2.5万美元,还是愿意一年挣10万美元,而你周围的人一年挣25万美元?”大多数人选择前者。研究者据此得出:影响幸福感的关键因素是相对社会地位,而非绝对收入水平。与此类似的一些观点以及伊斯特林的观点使人们相信,公共政策不应痴迷于收入和经济增长方面。

您已阅读28%(906字),剩余72%(238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