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札记

媒体札记:求助的代价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环球时报》英文版记者向华商报记者求助遭拒,随后的微博交火点燃自由派知识分子与《环球时报》的宿怨,一些人表示已与该报彻底决裂。

一、关心政治

以宪政为关键词的政治风向揣测,已经绵延一周有余。自10天前红旗文稿上那篇论述“宪政关键元素属于资本主义而非社会主义”的文章出现以来,敏感的自由派知识分子在微博论坛上接连传阅着一个又一个最新发现的危险信号。昨天,曾经出现“光明日报刊发中国宪法学权威许崇德教授撰写的《宪政是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驳斥党刊官媒对宪政理念的攻击”的说法,被宪政守护者一度视作难得声援。但稍顷,即有人指出,那份排名第二的中共党报并未有此项举动,此说更像是迫不及待者将旧文重贴当作“救命稻草”。

真实的,是打击,而且是本轮舆情迄今最为疾言厉色的打击。由中宣部主管的党建杂志,本期封面即推荐《认清“宪政”的本质》和《西方“普世价值”不是灵丹妙药》,其中尤以前面一篇,经由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转载后,在昨天被异议者察觉,奔走相告,惴惴不安。

门户首页展示之时,新浪拟定的标题是“《党建》杂志:不能把宪政作为我国基本政治概念”,而搜狐网易凤凰,则是选取了微博论坛间聚焦最多的那句“宪政主张就是颠覆社会主义政权”。这两句要点都源自原稿附上的精彩导读:“‘宪政’一词无论从理论概念来说,还是从制度实践来说,都是特指资产阶级宪法的实施”;“‘宪政’主张指向非常明确,就是要在中国取消共产党的领导,颠覆社会主义政权”;“不能把‘宪政’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概念,以落入其背后隐藏着的‘话语陷阱’”。

文中,更有对“社会主义宪政派”——即激进者嘲讽的“改良派”“递折子派”——的否定:“‘宪政’的讨论不是所谓‘词语’之争,‘社会主义宪政’的主张是种似是而非的模糊认识...... 我们应当看到,在西方以及在我国受西方影响甚深的学术界,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宪政有先入为主甚至是‘约定俗成’概念,即认为宪政是与多党轮流执政、三权分立、司法独立、军队中立、新闻自由等紧密相连的。一旦我们采用了‘宪政’或‘社会主义宪政’的语词,把‘宪政’当作指导性的基本政治概念,国内自由主义主导的宪政思潮会更加泛滥,社会思想领域会更加混乱,境内外敌对势力就有了对这一新提法做出肆意解读的空间,一步一步地来逼迫我们用自由主义的宪政理论主导所谓的‘社会主义宪政’,干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和方向。围绕‘宪政’问题的争论并非语词之争那样简单...... 既然我国已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成功之路,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概括,其实就不必再借用‘宪政’的帽子了。”

微博上,@贺卫方当即举着此文网页截图,笑问:“‘社宪派’诸君,这耳光子疼么?照本文逻辑,你们怕不是社宪派,而是涉嫌颠覆派了”。作为“社宪派”意见领袖之一,@童之伟看上去倒没有什么惊慌,他将这篇《认清“宪政”的本质》贬作1990年前后的“棍子”,并与同道中人一起嘲笑署名作者“郑志学”更像是“政治学”的谐音——“难怪文后没有标注作者单位、身份。杨晓青、苏长和至少敢用实名呢。一蟹不如一蟹”。

入夜,这些需要互相取暖的“泛宪派”“社宪派”,共同等来了一剂强心针。并不太出名的财经类媒体——投资者报——在卷首相当于社论的“总编看市”栏目中发表《让我们继续关心政治》。与那些更多地只能依靠摘录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来迂回表达的媒体相比,这篇文章极为直接大胆,完全配得上@王晓渔推荐时的激动:“这篇文章太、太、太猛了!”

开篇就很猛,三十几年来,已经很少有正式媒体这样公开地谈及“先烈”了:“如果说现在的微博、微信如同30多年前北京西单的民主墙,或者是像极了1989年初夏北大校园三角地,不知有多少人同意,但根据我的观察,上周微博与官方媒体打起的有关‘宪政’的嘴仗,其激烈程度已经完全不亚于、甚至超出了当年世界经济导报引出的争议。那时,官方喉舌可以说懒得与它理论,直接把它关门了了事。这次不同,红旗杂志发表的文章说宪政是资本主义的东西、与社会主义无涉,人民日报随后撰文说共产党员对党性的忠诚如同基督徒追随耶稣。显然,官媒尝试着向大众说理,同时向党内、党外宣示“坚定”的重要。值得庆幸的是,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迹象显示,微博会遭遇西单、导报的命运,尽管官媒的言论一出就受到了微博上‘铺天盖地般’的嘲讽。”

您已阅读23%(1701字),剩余77%(563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