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者

亢奋金融与低迷经济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刘利刚:中国实体经济表现不振,金融指标却表现“亢奋”,二者背离的原因何在?中国需推进国内利率市场化改革,避免央行被动根据各项指标来事后调整。

中国的实体经济和信贷数据之间,开始出现了显著的差异。一季度经济数据的表现明显低于市场预期,但新增社会总量的规模却超过了6万亿元,这高于去年同期大约60%。与此同时,尽管经济表现似乎并不理想,但资本流入却十分强劲,今年1-2月份,中国金融机构的外汇占款就增加了1万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这也带来了境内流动性的大幅增加和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实体经济表现不振,从一些指标中早见端倪,比如说工业品出厂价格,其从去年年初开始,就一直在负数区域徘徊。同时,企业库存也一直处于高位。这些都印证着终端需求仍然较为萎靡。

但金融指标却一直处于“亢奋”,并与实体经济指标出现显著的背离,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在全球范围内,信贷和货币在过去几年中都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但整体经济的复苏力度却远远小于预期。背后的原因其实很明显,在结构性矛盾不能得到解决的状况下,单纯的货币政策的效果也不会十分显著。

您已阅读27%(394字),剩余73%(107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