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

地震考验中国民间社会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四川芦山地震考验着中国社会的韧性与包容,2008年汶川地震后,中国进步了多少?芦山震区的灾民应该依靠谁?一个有弹性的制度必然包含各类民间组织,让官方的归官方,民间的归民间,把社会重新还给社会。

2013年4月20日8时2分,中国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又是一个黑色星期六。截止21日零时,雅安地震已经导致160人遇难,近7000人受伤。据民政部消息,陕西留坝县另有1人遇难。雅安地震牵动上下人心,中国总理也在当天下午赶到现场。这一次地震也在考验中国社会的韧性与包容,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中国进步了多少?

灾难来临,如何应对,受难民众应该依靠谁?不少有救援经验的人士纷纷支招,其中不乏有人表示“私家车不要出行”、“志愿者不要添乱”、“相信政府是铁律”等等。我无意质疑这些言论的真诚以及正确,但是事实的另一面是,更多时候灾区救援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源自组织的得当,官方与民间的配合至关重要。曾经深入汶川地震的前记者左志坚的观察是,“民间资源总归是越多越好,最有效的救援恰恰是灾民自救。”(具体可参见《关于地震和救灾的常见误区》)

首先,同情心是人之常情,除了官方救援人士、媒体之外,不少人希望第一时间奔赴现场,但是这一次的进步在于,无论官方媒体还是个人媒体,都是强调非专业人士进入地震灾区的非必要性,理性的声音成为主流。尽管如此,地震发生数小时之内,即看到很多专业的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参与,无论是直接赶赴现场,还是提供间接支援。

您已阅读22%(528字),剩余78%(183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