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札记

媒体札记:“猪投上海”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以黄浦江上飘流的死猪作为主角的讽刺创作如火如荼,数量之多,足够每头独享一段讣告,甚至有一个段子现身“两会”记者会。

一、如何批评

新任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闭幕会上那段“决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拒绝浮躁和脱离国情的极端主张”,固然又被异议者当作是和吴邦国“五不搞”同出一辙的顽固,但自有环球时报前来维护。

作为总编辑,胡锡进早在昨日俞主席话音刚落时就已声明“决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是中国主流社会共识,并请围拢在他微博跟帖中骂他“五毛”、“走狗”的人们“测试你是不是中国主流社会的一员”:“最近十年你和家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你因为钓鱼岛的事对日本很生气;你认为中国应当不断推进改革,尽管对改革的内涵可能不太清楚;你讨厌民族分裂分子;你希望中国社会保持稳定,尽管你有点喜欢看热闹。这5条你应当至少符合3条吧。”

通过今日社评《鼓吹极端“政改”是对改革的干扰》,这份对中国现有政治制度的力挺得到更详细阐述:“要求中国引入西方政治体制常常以‘政治体制改革’的名义出现,其实它们是对中国改革的干扰。这样的主张违背中国宪法,是新中国改革进程中的伪命题,不可能得到落实。它们其实只是一些口号,只要一进入讨论就会丧失说服力。呼喊这种口号的目的很难让人相信是为了社会建设,而更像是为了政治渔利。”

不惜引述类似“只有党是中国政治制度的维护者,最有力的维护工具是军队和警察”的反对者言论,环球时报是为了说明其“迷惑”性:“历史证明,中国政治制度的维护者始终是人民群众。新中国打倒旧中国获得劳苦大众的支持。改革开放的及时发生延续、更新了全社会拥护社会主义的基本民意。如果中国人民真正想翻转中国政治制度,军队和警察不可能挡得住。社会上永远有牢骚,但包括大多数发牢骚的人,大家都没有那么傻,能分得清改革同取消共产党的领导‘不是一回事’,而且能预感得到,一旦政治剧变,中国必将重现天下大乱。这是一些浮躁、极端主张只能在互联网虚拟社区流传,在现实社会却没有市场的重要原因。”

这其实也就是昨日该报社评《抛开快慢争论,换个角度看改革》的续篇,因为要宣扬的还是其对“公共知识分子”一以贯之的认识:“鼓吹中国‘西方化’的人,最大弱点是他们这样做被一眼看出怀有私利,或是出于价值观偏好,他们没有从中国的全局和全体人民的利益出发,而是假公共利益之名忙活‘自己的事’”。

5天之前,@胡锡进曾主动摘录@中青报曹林当日所发表的《不要忘了倾听沉默者的声音》,赞其“网络民意只代表了很少一部分‘爱在网上表达意见者’的声音”的文字是“理性之言”——对这两位曾在各自供职报章及微博上有过论战的媒体人来说,着实有些出人意料。

如果胡总编看过今天的中国青年报两会特刊封面,想来又会击节——曹先生也正在从“拒绝浮躁和脱离国情的极端主张”出发,嘲笑那些“装外宾”的发言者:“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提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建议,却对中国的现实一无所知,仿佛是对这个国家非常陌生毫无认知的‘外宾’。这是一种浮躁的学风。还有些人谈到一件事总是说,应该是这样的,因为美国就是这样的。其实他们所说的美国,也是他们臆想中的美国。”

在前昨两天的《碎片化议政如何被吸纳》中,曹林已经根据政协委员葛剑雄的抱怨,批评了“一些代表委员可能并没有对问题作深入的思考,仅仅停留于发牢骚的网帖层面”,今天继续——“一些代表委员特别热衷于提一些极端主张,原因有二:一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提案和建议不‘标题党’一些,不激烈一些,好像很难吸引舆论的关注。二是,缺乏认真调研,难免将自己的提案和建议降低到了‘发牢骚’的层次……个别不负责任的代表委员,平常不认真履职,开会时才想起到网上临时拼凑建议,又想迎合舆论,自然就会提一些看似说得过瘾却毫无价值的建议。”

您已阅读22%(1467字),剩余78%(523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