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

Lex专栏:投资者如何应对中国转型

中国经济增速正逐步放缓,不再依赖效率低下的基础设施投资,转而将国内消费作为经济增长引擎。但投资者要想在这一时期赚取利润,难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

中国经济增速正逐步放缓,但与此同时似乎并未出现“硬着陆”。过去十年快速增长是中国经济的主旋律,而当前十年的主题则是可持续增长——近期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确有可能在不出现硬着陆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点。这意味着中国将不再依赖效率低下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转而将国内消费作为经济增长引擎;与此同时中国政府还将大力打击腐败,保护生态环境。或者至少中国将朝着这些方向努力。但投资者应如何应对中国的这种转型呢?

目前中资企业的股价看似较低。恒生指数的预期市盈率仅为11倍,为2009年底时的二分之一,市净率则仅为1.4倍。但银行股在恒生指数中所占权重高达五分之二,而银行股价低迷是有充足原因的——很多用作经济刺激支出的银行贷款目前尚未收回来。与此同时,消费板块的股价已基本反映了未来乐观的成长预期,而消费类企业所面临的成本和竞争压力则趋于上升。例如方便面生产企业康师傅(Tingyi)目前的市盈率高达33倍。在华业务所占比重较大的外资企业也存在同样问题,如百胜餐饮集团(Yum Brands)和奢侈品生产商。唯一的例外是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做空机构的攻击使这类股票的估值趋于下降。

您已阅读58%(481字),剩余42%(35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