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的中国事实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刘远举:莫言作品的意义,他的独立,常因他体制内的身份而被忽略。但作为第一个公开的诺奖获得者、一个官员,他担当这份警醒和期望并不为过。

23年前,在1989年这个对中国有些特殊的年份,当张艺谋带着《红高粱》获得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的时候,《红高粱》的作者莫言也许并未想到,23年后的今天,他会从台后走向台前,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身份踏上欧洲。

基于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情节,在传言初起之时,由于莫言的身份、经历、行为,就网络就曾爆发激烈争论,政治或文学、左右或族群,针锋相对。待到消息落实,争论就更为白热化。

如何评价莫言获奖?首先,文学是富有弹性的,但即使如此,正如大多数文学界人士所认为的那样,莫言当然是中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放在世界上也是杰出的,他的文学才能配得上诺贝尔奖的荣誉。作为一个作家,莫言先生的这一成功值得祝贺,数十年的磨砺才有今日的“亮剑”,甚至说他是中国文学的里程碑、体现了30年经济发展带来的自信和超越,也并不为过。

但世界的复杂在于角度的多样和身份的多样,正如另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在《身份与暴力》一书中所说的:人们往往要跳出身份的固化,理性的转化自己的多重身份时,才能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而不至陷入身份的暴力。但当在诺贝尔奖这个问题上转化视角时,却会立即遭遇立场问题。

毛泽东就说过:“立场问题。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也就是要站在党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中是否还有认识不正确或者认识不明确的呢?我看是有的。许多同志常常失掉了自己的正确的立场。”

您已阅读20%(611字),剩余80%(244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