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则横议

从钓鱼岛争端看中国对外政策

天则经济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王军:中国公众对外交的期待已今非昔比,如果决策者仍抱着“宁愿不出成绩,也不能出现问题”的不作为哲学,外交失利的情况还会出现。

近一段时间,中国一些城市掀起了一波反日浪潮。这些披着“爱国”外衣的街头抗议很快变了味,出现了打砸抢烧等暴力活动。表面上看,这些抗议活动的导火索是由于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引起,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侧面。

冷静地反思一下,中日关系最近的直转其下以及各地的暴力事件可以给我们两个方面的启示:一是,此次外交挫折表明中国的对外政策出了问题,反映出我们解决领土争端思维模式的失灵。因为,如果中国事先制订出有效的对外政策,那么,不仅可遏制日本的购岛闹剧,而且国内也不会出现由此引发的抗议活动。二是,暴力事件揭示出中国国民素质存在的缺陷,我们品尝到了官方宣传机器酿制的苦果,因为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发作了,原本是对外的抗议到头来演变成自己人伤害自己人的又一出闹剧。可以说,无论是此次外交失利,还是打砸抢烧,大都可归结为内部政策的失败。

上述一系列事件让人们想到几十年前国共两党围绕“攘外安内”的争论。从很大程度上看,“攘外”和“安内”好比鸡与鸡蛋哪个更重要一样,难以达成共识。不过,对于这一次的反日风潮,我们可以做如此推理:街头抗议和打砸抢烧表明“内”不安,如果事先把“攘外”这件事情做到位,那么,内部能不安吗?换句话说,此次抗议活动以及随后暴力事件的导火索均源于内部政策措施的不当。

凡事可从好处努力,从坏处着想,这一逻辑同样适用于外交场合。从最近媒体披露的公开信息看,此次外交失利不仅反映出中国相关政策的制订者没有从好处努力的初衷,未展示出国民期待的外交努力,甚至有关部门没有预料到最坏的结果。例如,当日本政府宣布“购岛”时,中国官方的对外宣传口径竟然不一,大有手足无措之感。或许是此事涉及多个部门难以协调的缘故,但公众在第一时间没有从政府部门获得统一的权威说法,却是事实。

您已阅读21%(725字),剩余79%(277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