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访英

大使馆里的中英关系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张维迎:如果19世纪的中国当权者能理解市场的逻辑,主动开放门户,改革体制,中国不仅不需要割地赔款,而且完全有希望与列强平起平坐。

2012年7月24日下午,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代表团成员刚从剑桥风尘仆仆到了伦敦,就马不停蹄地去中国住英使馆参加刘晓明大使的招待晚宴。晚宴上,经刘大使的介绍,我们得知驻英使馆是近代中国在外国建立的第一个使馆,现在的大使馆所在地也就是中国在海外最早的资产。这第一个使馆的建立也是一个偶然的因素导致的。据说,1875年英国传教士马嘉理在云南被当地人杀害,英国政府除了要求清政府赔款外,还要求派大臣来伦敦向英国女王当面道歉,清政府出于面子考虑,决定派郭嵩焘以成立领事馆的名义顺便“道歉”,因为他向以懂洋务著称。次年郭嵩焘来到英国,成为首任出使英国钦差大臣,之后又兼出使法国钦差大臣。现在大使馆的所在地仍然是当年郭嵩焘从英国政府租来的,租期是999年,刚刚过去136年。使馆二楼还摆放着郭嵩焘当年带来的玉石镶的屏风,据说是使馆的镇馆之宝。

在驻英期间,郭嵩焘参观了各地的工厂学校和政府机构,深感震撼,发出“西洋政教、制造,无不出于学”的惊呼。他把使英途中的所见所闻写成《使西纪程》,向清政府大力介绍外国先进的管理概念和政治措施,建议清政府效仿,改革中国的体制。但上任不过两年,因与保守的副使刘锡鸿发生冲突,后来又受到翰林院编修何金寿的弹刻,指责其 “有二心于英国,想对英国称臣”,郭嵩焘愤然辞职,1879与继任公使曾纪泽办理完交接事务后,黯然回国,称病回籍。

您已阅读32%(572字),剩余68%(120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