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尚街

餐桌布置艺术最显身份

米其林星级餐厅的做法是用手指宽度量取餐具的摆位,每件餐具位置环环相扣。对社交礼仪而言,盘子的摆放比盘子里盛的美食还要讲究。

几周前,Twitter上出现了一条怪信息:在一家很高档的餐馆,美国某美食作家当场在Twitter上贴出了一张勺子照片。与其它通常张贴的美食图片不一样的是:这张照片后面附了一则略带忧郁的设问:这是什么?能作何用?发照片者为CNN Eatocracy美食博客总编辑凯特•金斯曼(Kat Kinsman),点击“发送”键时,正与一伙高级美食家就坐一桌,参加给托马斯•凯勒(Thomas Keller)捧场的晚宴。金斯曼之前也曾在网上发过扁平餐具的照片,正如她事后所说:“本人获得过金属加工的美术硕士学位,一直对有年头或是功能单一的餐具(葡萄剪、羊肉手柄、食鱼刀等)情有独钟。”快速搜索一下Google网,就知道它是带有扁铲状匙底、单独舀汤用的勺子,有了它,从盘子里舀汤就不再怕倾斜,勺子上的缺口则能滤掉多余的油。

当然,美食专家坐拥这么一件具有专门用途的餐具会显得底气十足。但一想起金斯曼这样高造诣的美食专家还得与全球的美食网民套近乎,以确认自己享用大餐所用的餐具是否上档次,这事本身就有点不正常。正如她所言:“看到如此华丽精致的餐具,感觉有点茫然不知所措。”

不管怎么看待它,如何使用餐桌用具蕴含特定的文化内涵。纵观人类历史,饭前备一把刀司空见惯。直到17世纪,在法国与意大利的影响下,叉子才正式被英国贵族社会所接受。即便那时,使用叉子仍被视为做作之举,欧洲基督教会还时不时以其冒犯上帝之由发出禁令。在英国,一般民众18世纪才普遍使用餐具,成本更低的规模化生产让这种梦寐以求的餐具成为寻常百姓的日常用具。

您已阅读24%(648字),剩余76%(208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