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梁振英的挑战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严飞:梁振英本届任期到2017年,正好是《基本法》规定的特首普选年。若对中央政府过度依傍,或政治改革不成熟,会被解读为破坏社会共识。

纷吵了几个月之久的香港特首选举终于在3月25日落下帷幕。57岁的梁振英以689票当选香港第四届特首,同台竞争的主要对手唐英年则以285票落败,而另一位竞选者,来自泛民的何俊仁则获取76票。同为英叔,一个意气奋发开始展望未来,另一个则强忍悲痛,挺起腰骨告慰支持者“可以难过,不要悲伤”。

这是香港自回归以后第二次有竞争的特首选举,第二次有电视直播候选人公开辩论的特首选举,并且如果真如民众所期望的那样,也有可能是最后一次固守小圈子游戏的特首选举。

过去,民主派对小圈子选举一直抱着杯葛的态度,没有积极参与选举委员会的选举,以致2005年董落曾上的时候,100张提名票也拿不到,连进场陪跑的资格也没有,其结果就是直接成全了曾荫权,毋须任何考验,只凭借强励政治的口号和改善管治的几点建议,便轻轻松松登上特首宝座。2007年的第三届特首选举,出自泛民的梁家杰抛出“支持有竞争选举”这一口号,从而开启了香港首次有竞争性特首选举的历史。2007年的两场电视直播辩论,两位候选人分别阐述本方政纲和对香港未来建设的规划,共同为香港市民奉献了一次精彩的政治辩论选战。梁家杰在做最后一次总结陈述时动了感情,“我今次参选,我见到香港人求变的心,我见到香港人不计成败的勇气,敢于挑战不公义的制度。我见到香港人的一种承担,令到我好感动。香港其实已经赢了。”

您已阅读21%(563字),剩余79%(214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