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

应该对河村隆之“讲史实”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蔡成平:河村隆之的言论是在撕中日民族感情的敏感伤疤,可能导致连锁反应,而还原史实、防止历史被歪曲的工作,更应由受害者中方来做。

2月20日,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在会见到访的南京市代表团时,公开怀疑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存在常规的战斗行为,但我认为‘南京事件’并不存在”、“这种一直无法判明实情的事,犹如芒刺一样,使双方的交往始终处于不顺利的状态”。他提议,中日双方“不妨在南京举行历史研讨会,相互之间把应该说的话说出来,实现真正友好”。

可以说,中日关系如同极其脆弱的易碎品,任何敏感领域,哪怕—丁点儿风吹草动,都可能在中国民间掀起滔天巨浪。“历史认知”和“领土纠纷”是最棘手的两大难题。就连去年野田佳彦访华,中方也因顾虑到12月13日是日本占领南京74周年而加以延迟,河村隆之的此番言论无疑是在撕中日民族感情方面最敏感的伤疤,突然跳出来的这一处“杂音”很可能会破坏中日建交40周年的整场演奏。

正如“撞船事件”一样,在河村隆之事件上,中日恐怕会再次陷入既定的框架:民间群情激奋(反日+骂政府软弱)→官方被倒逼强硬表态→日媒报道中方“蛮横”、“霸权”→中日互厌情绪高涨→中日两败、没有赢家。

您已阅读21%(428字),剩余79%(165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