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变革决定中国资产价值

中国博时基金魏凤春:如把中国看作一份资产,2012衰退何时结束将由变革决定。平稳过渡是中国政府收益最大化选择,两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据此决策。

基于周期的逻辑,萧条—复苏—滞胀—衰退是宏观经济逃不过的路径。2011年是典型的滞胀,2012年将会是典型的衰退,并演化为之后的萧条吗?答案是确定的,除非政府释放强大的制度红利,一如三十年来中国十年一个轮回的自赎与新生。

2008-2011,全球经济进行了艰难的再平衡过程。资源国、生产国与消费国都进行了一系列以货币刺激为唯一手段的技术性应对,因为没有触及利益的重新调整,新的增长点依然迷茫。于是,低位再平衡重新转向低位失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从全球化获取的制度红利就此消失。当制造业美元渐行渐远的时候,中国整体面临着资产重估的考验。

如果将中国看成一份资产,那么它的价值就完全可以由资本资产定价的基本方法来确定。增长确定了基本的价值,通货膨胀决定了其风险溢价,信贷与外汇占款左右着流动性溢价,这是通用的估值模板。对中国来讲,还存在着特殊的制度溢价。看空中国或者看多中国者的失误往往是对此分寸步拿捏不好,以至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从最新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这份资产的吸引力已经大大降低。2011年11月的PMI数据为49,已经降到50的荣枯分界线以下,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四年后重又回到衰退的轨道。与四年前的衰退相比较,本次衰退的幅度会小,但时间会更长。因为没有外需突然的收缩,断崖式的硬着陆不会存在。但由于内生增长的力量在对冲过渡刺激的负外部效应时,元气一点一点地消耗,增长的动力持续弱化。

不仅如此,中国经济在过去三十年“起飞”中累积的问题又不合时宜地叠加。总需求的收缩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这种结果又必然导致通胀压力减弱。于是,经济在一个箱体内运行。增长双位数的时代过去,预计2012年GDP增长率为8.3%。。但通胀率长期低于3%的时代也将不复存在,预计2012年通胀率为3.8%。增长与通胀的边界决定了中国资产的价值将不会高于2011年。

宏观经济波动的弹性减弱,暗示着中国经济周期的转换。 2009-2010年中国经济实际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上中下游正向传导的“小周天”循环,两次库存周期的运行表明始自2002年2月的延续了近十年的中周期已经结束。旧周期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新周期的到来。

您已阅读22%(890字),剩余78%(323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