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

中国应抓住汇改良机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刘海影:在G20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关于人民币的强硬表态,具有政策合理性:中国可维持既有资本管制,同时放大人民币兑美元浮动空间,在放大的双向波动中实现人民币币值动态稳定。

在上周举行的G20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呼吁全球领导人不要再敦促新兴市场升值货币,他使用了迄今为止中国在汇率问题上最强硬的措辞。这一表态具有重要意义,也具有充分的政策合理性。

迄今为止,要求人民币加速升值的呼声主要来自国际,但在中国国内也不乏呼应者。这些呼声背后依据的理由,有些合理有些不合理,但综合考虑之下,目前人民币升值的速度需要降低而不是加快。

来自国外的升值呼声,主要是出于对全球经济平衡的考量。这种意见认为,全球经济失衡的典型体现是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以及新兴市场国家以及石油输出国家的巨额贸易顺差。巨大规模的贸易失衡导致巨大规模的资本跨境流动与不确定性,加剧了国际经济无序调整的风险。撇开发达国家的责任不论,从新兴市场国家能够为此做出的贡献角度看,这派意见认为,新兴市场国家进一步减少对外汇的干预、减轻币值低估程度,是推进全球经济平衡的必要前提之一。

2010年美国贸易逆差达到4978亿美元,其中,与中国的贸易逆差达2730亿美元,占了逆差总额的一大半。如果中美贸易逆差消失,全球贸易失衡的严重程度将大大下降。

至于中国为什么累计了如此之大的贸易顺差,这派意见认为重要的原因在于人民币估值过低。的确,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一路贬值,从1980年最低点1美元兑1.5元人民币,至1993年贬值至1美元兑8.7元人民币。2005年之后中国渐次启动人民币升值进程,最新汇率升值到1美元兑6.3元人民币。但即使累计升值幅度已经达到27%,这派意见仍旧认为人民币币值过分低估。

您已阅读23%(648字),剩余77%(217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