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英国骚乱的深层社会经济原因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曾飚:继伦敦骚乱之后,英国几个大城市陆续发生骚乱,闹事者成分多样,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都属于被“社会剥夺”的一代。

8月9日,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到伦敦南部克罗伊登区,安慰当地居民。在大街上,他举着一条笤帚,似乎寓意人人可以起来保卫自己的家。这样的秀,如果你看过他在2008年,在北京市长郭金龙手里接过奥运会会旗的时候,你一定不难想象他拿着那把笤帚时候,还是一副玩世不恭的神情。

鲍里斯的笤帚代表了一种立场,是保守党的传统观点,也是执政党最热衷展示的政策:严厉打击犯罪。就在今年6月底,保守党主导的联合政府通过了一条法律:屋主有权对入室抢劫者,动用刀子进行自卫。之前,屋主对于入室抢劫者,只能采取报警或者不使用武器威吓方式,使用武器反而会遭到起诉,这点一直在英国社会饱受争议。保守党大权在握,试图逐渐引入强硬的措施来对付治安,而其最根本政治动机,则是试图修正一些愚蠢宽容“政治正确”主导的政策,树立不同于新工党的形象。

客观地说,假如回顾历史的话,这场骚乱是英国社会的一场阵痛,而不是一场茉莉花革命。每当英国社会经济陷入低谷,这样的大规模骚乱都会出现,1981年,1985年,1995年就有过类似的骚乱,发生地点也相似。然而,这次事件有些不同。在事情逐步恶化的过程中,骚乱的快速蔓延,至少有两点启示。

第一条是让英国警方重新认识有组织犯罪。英国警方和公众有一个普遍的看法,在英国,有组织的犯罪,并没有像美国和欧洲国家那么严重。确实,在英国社会里,没有黑手党、山口组这样大规模的犯罪集团。在老伦敦人的记忆中,只有来自东伦敦的克雷兄弟(Kray Twins),在50-70年代,曾经有过一段称得上叱咤风云的“伦敦黑帮”时代。与在托滕汉姆的黑帮不同,兄弟是伦敦东区的白人工人阶级为主。

您已阅读24%(679字),剩余76%(217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