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之道

没有期货市场就没有碳交易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黄杰夫:中国已选取多个碳交易试点省市。在确立碳指标总量规模后,关键一步就是让金融市场,特别是期货市场,成为碳价格的发现平台。

几天前,我在微博上发了一个关于欧洲气候交易所碳期权交易的消息。这原本是一个小众、偏门的话题,没想到仍然被上百次转发。

从欧洲和美国的经验看,碳价格的发现、排放企业在碳指标上的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都需要传统的期货市场发挥功能;就如同电力企业需要用期货、衍生品市场来管理原料投入(油、天然气、煤炭等)和 产出(电力)的价格变动风险。

在中国,按照国家发改委的部署,广东、湖北等省和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直辖市都参与了中国碳市场试点的设计。参照其它国家的经验,一旦试点的省、市政府确立了碳指标(或称“配额”)的总量规模和在参与试点企业的配额分配模式,接下来的关键一步,就是让中国的金融市场,特别是期货市场,成为碳价格发现的重要平台。

您已阅读21%(312字),剩余79%(120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