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

杨奎松:中共需要保持灵活性

中共建党90周年之际,FT中文网推出系列文章,关注中共发展与转型。在开篇中,公共政策编辑刘波专访了中国现代史学者杨奎松先生,请他分析中共应如何从自身历史中总结经验,应对今日挑战。

或许在不久之前,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党史”还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这既是因为中学(乃至大学)的说教式政治教育,让他们彻底失去思索和探求的兴趣,也是因为在这些“重大历史与政治问题”上,普通人历来无缘置喙。

但随着中国的日渐开放,许多禁忌被打破,在一些问题上,人们可以畅所欲言,那些具备新视野、新观念的学者与作品,也日益得到社会关注。中国现代史学者杨奎松教授和他最近修订再版的著作《“中间地带”的革命》,便是最好的例子之一。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海光称他为“大陆少数最早具有学术自觉性的学者”,其作品“对推动中共党史学向历史学的转型有启发之功”。

而且,随着中共建党90周年纪念日的临近,在这个时刻回顾党史,也具有现实意义——一个组织总需要从它自身的历史中去总结经验,来应对今天的挑战。正是带着“鉴古知今”的考虑,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近日对杨奎松教授进行了专访。

FT中文网:您一直从事中共党史研究,中国共产党从20世纪20年代建立至今,所处的社会环境、其自身地位与职能,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可以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你如何看待中共应对不同形势的能力?它是否具备足够的灵活性和应变力?

杨奎松:举一个例子。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求,共产党应该是产业工人的政治组织。中共是在俄国共产党帮助下成立起来的,理论上它也应该是这样的组织,它也曾经努力想这样做。但结果是,它没有也不可能在中国依靠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工人来成就它的事业,它最终是靠农民革命成功的。

对于这一点,莫斯科一直耿耿于怀。即使中共在抗战中发展得非常好,斯大林等人也依旧相信中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产党,只是“人造奶油”式的共产主义——看起来像,本质上不是。这是因为,苏俄几乎从来都坚持党的组织中工人成份要占支配的多数,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原则问题。而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共,很早就不看重这方面的问题,而是基于现实需要出发,亦即非常实用地面对这方面的问题。

如果你看一下中共历次党章的内容,你会发现,在中共九大之前,中共从没有限制过入党人的阶级成份。这种限制只是在文革之后才开始明确写入党章里去的。文革中曾经有过一段时间很重视工人的作用,甚至提出过“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口号,但毛泽东在1970年以后就再不让用这样的口号了。文革以后,改革开放,党章中对入党者的成份要求也随之逐渐放宽,连私人企业家也可以入党了。由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至少历史上的中共在面对现实环境改变的时候,确实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应变力。

您已阅读24%(1015字),剩余76%(322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