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地

英国墓地政策给中国的启示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沙莎:中国法律未对墓地管理规定续费细节,给了地方政府极大的自主空间,这大概是中国人真正担心的。伦敦的“双层墓地”政策也许是个借鉴。

前两天关于墓地使用权的新闻引发了不少讨论,很多人恐怕是第一次听说墓地还有使用期限。这就好比花大价钱买下的房子,到头来只是一份租约,而且租期还不足一代人。有网友评论说,这意味着中国人的入土为安传统已经不合潮流了,现在实行的是长租或者短租,中国人的墓葬观念就这样“被”与时俱进了。

事实上,墓地使用期限绝非中国首创,欧洲一些国家很早就约定了墓地的使用期,以此来避免墓地资源枯竭。那么,中国人为何对此消息反应如此强烈,人们究竟在担心什么?

抛开传统观念、中国的急速商品化进程暂且不谈,我想先回顾一个发生在伦敦的案例。

2009年,为了解决伦敦面临的墓地资源紧张问题,伦敦政府提出试行“双层墓地”政策,意思是将老墓地的主人遗体挖出、深埋,然后在原址引入新的主人,以此对现有墓地资源进行重新利用。

这是一项听上去更让人揪心,甚至不可思议的规定。而且根据伦敦官方统计,每年一万多名选择墓葬的人,很多是来自世界各国的移民及其后裔,出于宗教信仰或者习俗传统的原因选择土地为final resting place(最后的安息地)。理论上,传统与宗教的力量,很可能让双层墓葬政策遭到激烈的反对。然而,实际上却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抵制活动。

您已阅读25%(504字),剩余75%(152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