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两会

中国财政赤字应削减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刘海影: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将2011年财政赤字定为9000亿元,但在今年经济增速无虞、通货膨胀需要控制的情形下,政府可考虑执行更谨慎的财政计划。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1年计划安排财政预算赤字为9000亿元。相比于2010年的9950亿元,这一数字略有降低。然而,考察中国经济所处经济周期位置,以及基于审慎财政原则,今年的财政预算赤字规模仍旧超过了最优水平。

诚然,与西方国家相比,即使中国今年真的实现9000亿元财政赤字,其占GDP的比例也不足2%。相比之下,美国2011年最新财政预算赤字为1.56万亿美元,占GDP比例高达10.9%。英国、日本等国的情况也不遑多让。

但这并不能作为中国保持如此高财政赤字的理由。英美等国的财政结构是不可维系的,它们也正在做出艰苦努力,修正其长期错误假设下制定的财政框架。这与中国目前的情况不可同日而语。

历史可以为此作注。1998至2001年,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美国科技泡沫崩溃等影响,中国经济遭遇暂时困难,增速放缓。从2000至2003年,中央政府持续实施宽松财政政策,每年均出现了2000亿-3000亿元左右的财政赤字。同时,2002年中国加入WTO之后进出口飞速增长。多重积极因素共同作用之下,中国经济逐步走出低谷,GDP增速在2003年达到10%。到2004年,通货膨胀压力开始累积,中央政府也面临控制通货膨的重要任务。当时的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收紧了财政政策,从2004年至2007年,连续四年都出现了财政盈余,有力地改善了中国的负债状况,抑制了通胀,同时仍旧保持了经济的快速稳健增长。那几年积累的财力对于中国政府后来成功应对2008年经济危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您已阅读35%(646字),剩余65%(120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