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RC朗润经济评论

中国通胀调控手段的艰难回归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陈建奇:本月中国再次加息,表明央行正回归“常态化”的、以调整利率为主导的通胀调控手段。究竟是什么让中国央行“千呼万唤始加息”?

本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加息。这是为应对通货膨胀,中国央行自去年10月19日以来的第三次加息。这表明,货币政策调控手段正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逐步回归常态化。

然而,中国自去年五月CPI就突破3%,通过加息控制通胀的呼声持续不断,特别是同时进行的房市调控也亟待利率手段的配合。但利率在沉寂半年后才“破土而出”,常态化回归如此艰难,值得深入解读。

根据宏观经济理论,利率属于常态货币政策工具。在现实中,以利率调控通胀最成功的案例,当属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美国。当时国际石油价格成倍上涨,美国农作物歉收也致使食品价格上升,恶性通胀阴影笼罩着美国经济。1979年10月上任的美联储主席沃尔克决定大幅提升利率,促使美国物价快速回落。此后,格林斯潘更是将利率指针运用得出神入化,被外界称为“奇迹”。利率调控无论在物价管理还是宏观经济运行中,都已经成为各国中央银行最得力的工具。

尽管中国市场化改革比较晚,但利率的调控作用已经显现。由于名义利率受到管制,因此调控作用主要通过实际利率的变化得以表现。观察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可以发现,中国共经历过5次实际利率为负的时期,分别在1985年、1988年、1994年、2004年及2008年。除了2008年金融危机外,前几次都对应了经济过热周期,期间经济增长率大多在13%以上,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与之相反,历次实际利率的高点,都对应经济的低谷。这显示出,利率与宏观经济增长呈明显的反向关系,低利率加剧经济过热,而利率的适度提高有助于遏制通货膨胀。

您已阅读32%(649字),剩余68%(140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