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

中国低碳之路后劲缺乏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易鹏:中国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试验,依旧是形似而神不似,中国的低碳之路,除了勉强达成分解指标的数字游戏外,后劲缺乏。

如何平衡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中国政府所倡导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经过3年的试点仍然是空谷回音难见佳绩。低碳试点为何难以战略齐飞?来势汹汹的两型社会试验,实际上并没有触及出“两型”真正的灵魂,两型社会试验依旧是形似而神不似,中国的低碳之路,除了勉强达成分解指标的数字游戏外,后劲缺乏。

中国的两型社会试验,实际上是在探索中国资源节约、低碳发展的未来之路,承担着“碳”路者的角色。湖南的长株潭和湖北武汉城市圈就是中国政府三年前选定的探路者。2007年以上城市和地区,作为中国进行“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样本城市开始求变。

数字的背后

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三年过去了。40年一遇的暴雪再次袭击了湖南。而就在三年前,包括湖南在内的整个南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罕见的冰冻雨雪的灾害之中损失惨重。老天爷一再变脸,导致这种极端天气高频率出现的原因,就是高碳的排放。

求解中国的“碳路”——作为一个小阶段,回过头来看试验区,有喜有悲。喜的是,两型社会试验确实取得一些成绩,比如长株潭试验区就进行了一些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先后编制了1个改革总体方案和10个专项改革方案、1个区域规划和16个专项规划,以及5区18片总体规划。在全国率先编制了“两型社会”建设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对坪塘、竹阜港、清水塘这些高能耗地区实行了大力度关停并转的节能减排。也对大河西、天易、云龙等五大示范区进行了大量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等。

但是对于承载资源节约为主要目标的两型社会试验区而已,必须要对最核心的指标予以量化解读。目前最有含金量的数据就是万元GDP能耗。尽管到2010年底,长株潭试验区的长沙、株洲、湘潭乃至整个湖南完成了中国政府下达的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但对这个完成的任务进行全面解读的时候,也许就能够对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的试验的成果有更加全面的认知。

首先,从湖南省统计局公布2009年全省各市州单位GDP能耗指标公报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在试验两年后,长株潭试验区龙头的长沙下降幅度是4.53%,高于于湖南省下降5.1% 水平,乃至为了避免尴尬,只好笼统的用:2009年长株潭试验区带动全省万元GDP能耗下降5.1%,作为对外口径。而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9“单位GDP能耗”下降率排名上,湖南这个拥有两型社会试验区的省份竟然排名在全国第19名。而就在这三年,由于长沙GDP从2190亿增长到4500亿,即使完成了减排20%的目标,按照2010年长沙能耗0.82吨标准煤/万元GDP来计算,长沙的能耗总量已经达到了0.36亿吨标准煤。三年能耗总量和增加了近80%,碳排放量自然也是大幅增加。这是国际社会上希望控制碳排放的力量,不能舒心接受的。

您已阅读26%(1119字),剩余74%(315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