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

让央行走下神坛

FT专栏作家塞缪尔•布里坦:西方国家的央行刚成立时,并不掌管宏观政策,而获得这些权力后又履行得不怎么样。我支持央行独立性,但我们不应对其过分尊崇。

根据彼得原理(Peter Principle),我们应该预期每个人都会被提升至他们所不能胜任的位置。这么说或许有些不公平,但一周前,当英国央行(BoE)被授予了前所未有的职责时,这个想法就从我的脑海中划过。英国央行保留了1997年戈登•布朗(Gordon Brown)任财相时授予其的、独立操作货币政策的权力,此外,又重新获得了被工党政府剥夺的一切金融监管职责——以及更多职责。这些职权可能不是英国央行所独有的,但扩权行动的彻底性和坚决性或许是不那么务实的英国人的典型作风。

央行独立是20世纪末的主旋律之一。后来人们逐渐把被称为“大缓和”(Great Moderation)的经济现象与之联系在一起——尽管央行独立未必是造成这种现象的缘由。“大缓和”指的是所有工业化国家经济稳定增长、同时通胀保持在低位的一段时期。

您已阅读21%(357字),剩余79%(136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