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进民退

新一轮国进民退潮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黄小伟:被视为中国国民经济“晴雨表”的能源、钢铁、航空、地产等行业,正在上演着新一轮“国进民退”的大戏。

半年时间内,历史似乎来了一个轮回。曾经在中国诸多产业中充当领头羊的的民营企业纷纷“臣服”于国有企业。

几天前,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与日照钢铁公司之间持续了近一年之久的并购案尘埃落定,前者以现金出资的方式,占67%的股权,如愿吞并后者,完成一家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的并购。更早些时候,中粮集团和厚朴投资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二者分别持有70%和30%的股份)入股蒙牛乳业,成为其第一大股东。而在山西,在政府的帮助下,国有煤炭大企业正在“收编“那些屡发矿难的私有小煤矿。

这并非孤立的几个个案。在被视为中国国民经济“晴雨表”的能源、钢铁、航空、地产等行业,正在上演着新一轮“国进民退”的大戏。如同此前的“国退民进”一样,重新戴上“红帽子”事件正撩拨着人们那根敏感的神经。

“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这对矛盾一直贯穿于新中国发展的60年历史中。1949年以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政府全面实施了国进民退,建立了计划经济的模式。而在后来的改革开放的30年中,两者开始交替出现,每次都伴随着不安和争论。

去民营化

山钢并购日钢后,其营业收入将达1676.92亿元,位居中国钢铁行业第二名,仅次于宝钢。至此,山钢将山东主要钢铁产能都纳入麾下,实现了三千万吨大钢厂的梦想。根据山东钢铁整合下一步规划,山钢将对日钢、济钢、莱钢进行限产、淘汰落后产能,腾出二千万吨钢铁产能在日照投建精品钢铁基地。

但这次并购却被业界看做是“小鱼吃大鱼”的怪戏。理由是从业绩上来看,2009年上半年,日照钢铁实现净利润约18亿元,而山钢旗下最主要的子公司济钢和莱钢同期共亏损12.85亿元。2009年下半年,山钢的盈利目标仅为5亿元。对于上述评价,一位中钢协人士的解释是,山钢是否应该重组日钢,并不能简单以经营业绩来判断。这是执行国家钢铁产业政策的必然结果,重组目的在于加快日照精品钢基地的建设。

该人士所说的国家钢铁产业政策,是指今年3月出台的钢铁产业振兴规划细则,该细则明确提出,以宝钢、鞍钢、武钢为并购带头企业,推进集团并购步伐,淘汰落后产能。这意味着钢铁业的并购重组刚刚开始。在山东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完成重组之后,天津、陕西、山西各省的国资委也都将钢铁业的并购重组纳入近期工作日程。

您已阅读23%(922字),剩余77%(303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