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中国经济复苏要靠市场

FT中文网经济事务评论员吴铮:中国将市场化作为经济改革的目标。近年来,中国经济转型的轨迹却出现了微妙的变化。金融危机来临,政府和国有企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市场的角色呢?

大学毕业生最希望得到什么工作?二十年前,最多的答案是能够提供“铁饭碗”的国营单位;十年前,国企留给人的印象变成了困境和“下岗”,高收入和发展机遇让外企白领的工作更受青睐;今天,历史似乎回到了原点,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职位,成为千百万毕业生激烈争夺的目标。

职业取向的变化,可以看作中国改革进程的一个缩影。始于30年前的改革开放,让中国经济焕发出惊人的活力,其核心是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让市场在经济运行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农村,“包产到户”取代了人民公社,乡镇企业兴起;在城市,非公有制经济快速成长,打破了国营“一统天下”的局面,成为支持经济和就业增长的重要力量。

最近几年,中国经济转型的轨迹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国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回升: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速两倍于GDP增速,企业利润向国有部门集中,特别是银行、石化、电信等国资处于垄断地位的行业。经济危机来临,政府主导的“4万亿”投资项目取代了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行业间冷热不均更加明显。在此背景下,私营企业减薪、裁员的压力日益上升,公务员考试的火爆也就不足为奇。

您已阅读22%(466字),剩余78%(160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