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屠宰场成了创意坊

上海老场坊曾是一个屠宰场,当年跻身于全球三大屠宰场之列,与伦敦和纽约的大屠宰场齐名。如今呢?

在西方城市中,新文化区的建立通常是因为那里的租金非常低廉,足以让艺术家入驻。或者,像伦敦的泰晤士河南岸一样,因为坚定的莎士比亚(Shakespeare)爱好者萨姆•沃纳梅克(Sam Wanamaker)决定在那里重建环球剧场(Globe Theatre),后来这里又建起了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

在中国,文化区的建立是因为政府认为应该如此。至少,这是1933老场坊背后的理论。餐厅、录音工作室、摄影工作室和书店现在正迅速云集这个昔日的屠宰场。

以竣工年份命名的1933老场坊是一个令人好奇且略微有点让人生畏的结构,外立面为混凝土格窗设计。它的内部充斥着不规则空间和上行斜坡,人们曾经沿着这些坡道将牛群赶去屠宰。

众桁(Axons Concepts)首席执行官刘恩沛(Paul Liu)受邀强化上海作为新文化中心的梦想。在1933老场坊的一家餐厅聚苑补品楼(Jade Garden restaurant)吃午饭时,他表示:“上海的许多地方都与消费有关。但上海很多人都有知识、有文化。我们想成为他们的目的地。上海已做好充分准备。”

您已阅读27%(470字),剩余73%(126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