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内

《环球时报》的导向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环球时报所刊发的评论中“左”“右”皆有。总体来说,倾向于“民族主义”的观点得到了更醒目的表达机会。

2009年4月19日

上周一《求教评论》刊出后,陆续得到一些反馈。想要在这里补充说明,我当然也乐见于各类观点在中国媒体上都可以得到表达机会,“真理越辩越明”,这对我们这个社会尤为重要。

至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如今得以在一些市场化媒体上得到比较多的发言权,我更觉得那是好事,这种与官方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可以化作舆论监督存在。从这一点来说,执政者如今允许这些言论大行其道,的确反映了管理理念上的变化,即使是只能“异地监督”或者“对下监督”,即使被认为是“权术”的一种,但也总好过没有。但在另一方面,我也同意这种“自由主义”的存在非常没有安全感,处在官方意识形态的绝对权力之下,对具体的媒体或作者来说,时时有倾覆可能。有太多例子可以证明,“导向错误”对一个中国媒体从业者来说是怎样的雷霆一击。

媒体有“导向”一点不奇怪。虽然名义上是一个公共表达平台,各类针锋相对的观点都有权利得到亮相,但拥有议题设置能力的“把关人”推荐什么、强调什么,用什么形容词,采用什么叙述方式,所得到的“导向”效果就会大大不同。所以,就又想起今年3月10日《中国青年报》所发表的那篇“关于圆明园兽首事件反愤青的见报统计”,在我看来,此文对“导向”技巧的分析就不太成立。

您已阅读26%(516字),剩余74%(143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