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对话《晚清百态》策展人霍吉淑:追溯19世纪中国人的韧性与创造力

子川:霍吉淑表示,19世纪的中国曾面对内忧外患,但也有卓越的艺术诞生。她希望通过展出,让人们了解那个时代中国的创伤,同时看到其非凡的韧性。

中国文物所代表的历史和文化扎根全球的同时,一些世界级博物馆也会不定期举办主题特展。我在十六年前报道过的大英博物馆(The British Museum)的兵马俑特展,如今,这一久负盛名的文化机构举办《晚清百态》(China’s Hidden Century)特展,有什么特别之处?我再次来到大英博物馆看展,并与策展人对话。

此次《晚清百态》特展5月18日开幕。我参加的媒体场人数稍少,能够仔细欣赏来自全球各个公立机构以及私人的藏品。诺大的展厅在几个月之前还在举办古埃及圣书体特展,如今展出的是从1796年乾隆皇帝退位到宣统皇帝退位后的1912年这一百余年期间的文物。

特展分为六个部分:宫廷、军事、文荟、风尚、交流、变革。展品围绕这几个主题,从慈禧太后穿过的衣服,到普通百姓穿的蓑衣,从清廷绘制的疆域全图,到对外贸易的精美货品,囊括晚清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看了有种应接不暇的感觉。

在展览开幕之前,我专访了大英博物馆中国部负责人、《晚清百态》主策展人霍吉淑(Jessica Harrison-Hall)。我在她的办公室看到与中国有关的书籍从地面摞到天花板,并了解到《晚清百态》其实不仅是一个特展,而是涵盖在一个更大规模的研究项目中。霍吉淑告诉我,这个项目最初的想法源自5年前,最早只是一个学术研究项目。

“大清万年一统地理全图”,约1800年绘制,租借自大英图书馆(图片:展览官网)

“我们在翻修大英博物馆中国馆的时候发现,19世纪中国艺术史方面是个空白,也极少有书籍涉及这个时期。同时,在故宫博物院看到19世纪的任熊的自画像也启发了我,画中他半露胸膛,旁边的题词充满自我怀疑。我和研究项目负责人之一、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历史学教授蓝诗玲(Julia Lovell)一起用了约一年的时间向艺术研究机构申请,随后联系到了一组作者,一步一步地,我们为展览准备了大约三千件文物,包括画作、家具、服饰,再把这些精简到目前的约300件”,她介绍。

您已阅读20%(813字),剩余80%(318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