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

崛起时代的美国是如何做外宣的 (二)

金富:美国不仅将本国定义在“观念”之上,更选择在外交上也如此定义自己,因此至今在对外宣传上非常强调“自由”“民主”等观念。

“我是谁”

比起如何做外宣,更具挑战和争议的话题是想清楚“我是谁”,或者说,要对外部打造一个怎样的自我形象。

这个挑战的核心在于,美国是一个非常多元的国家,在文化、种族、甚至宗教上都很难被简单定义。更根本的原因在于,美国的民主政体使得全社会对于由政府来定义整个国家非常警惕和抵制。

有趣的是,美国外宣官员们在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时,首先得出的答案是“我不是谁”。而且答案也非常有趣,当时的美国坚决要将自己与欧洲传统概念上的世界霸主拉开距离,即美国不是另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世界霸主。

美国否定了来自欧洲的两个霸主,法国和英国,而这两重否定也带有两重隐喻,帮助美国定义自己新的世界身份。

首先,美国不是另一个法国。这背后的隐喻是美国不会通过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来建立自己的霸主地位,也不会利用霸主地位来诉求殖民统治。

美国政府内部一直对于法国在殖民地,特别是北非的殖民方式,非常反感,在一份评估法国在北非殖民的政府备忘录中,美国的外交智囊们特别指出,法国的殖民方式给殖民地人民造成了一种强烈的二等公民的身份,制造了他们与“西方”的对立。

虽然在面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时候,美国很难将自己从“西方”这个概念中摘离出来,但是至少美国非常努力将自己与传统殖民帝国进行区隔。

这种努力甚至早在20世纪初便已经在进行。

1904年,在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决定下,美国是第一个将中国的庚子赔款留在中国进行教育文化事业的国家,从而建立了清华大学的前身,并用这个款项资助了中美教育和文化交流。而在庚子赔款中获赔金额最高、占据三分之一金额的沙俄则是一直等到20年后,直到苏维埃政权成立时,才决定将剩余尚未支付的赔款进行豁免。

尽管西奥多•罗斯福是“大棒政策”的提出者,但在外宣方面,即便是强硬如他,也强调对外宣传的温和。他那句经典的“温言善语,手持大棒,方能行远”(speak softly and carry a big stick; you will go far),一开头讲的是“温言善语”,要进行平和、友善的外宣。

说一句题外话,坊间对西奥多•罗斯福的“大棒政策”及其本人的外交行为多有误解,1902年委内瑞拉因为财政危机无法偿还外债,传统欧洲列强派出军舰对该国进行封锁。西奥多•罗斯福依据门户开放政策,警告欧洲列强不得对委内瑞拉进行军事干预,这是其大棒政策的前后背景。他本人还曾因为调解了日俄战争,在1906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至少这位美国历史上相当强硬的总统,也很难被归为外宣维度上的“战狼”。

您已阅读24%(1029字),剩余76%(331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