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中国的隐秘世纪》:大英博物馆将如何展示晚清中国?

何越:这是第一个以19世纪中国特定群体为主题的展览,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私人用品串起了整个展览,参观者将体验清朝文化的丰富视觉效果。

近来我参加了大英博物馆和牛津艺术节的活动,从文化与教育角度,看到了英国与中国的互动现状。对于一直关注中英政治的我来说,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角度转换,因为文化与教育行业受政治的影响并不大,或者说政治以外的英国行业自由度很高,不太受政治的牵制,仍然有很大的自主性。这令我感慨英国的高度自由,这除了反映在个人身上,也体现在了行业上。因为政治上,英国已经是紧随美国,视中国为竞争对手,空气颇为紧张。我参加的地方议员选举,虽然只关注地方道路、环境、纳税等地方事务,但在谈到中国事务时,必须遵守自民党的原则。

本周专栏文章,将关注大英博物馆5月推出的新展 《中国的隐秘世纪》(China’s hidden century)。

2月28日,我在大英博物馆参加了《中国的隐秘世纪》的新闻发布会。这是一个展示清朝人物(从百姓到慈禧)私人用品的展览。该项目由艺术和人文研究委员会支持,是大英博物馆和伦敦大学领导的一个为期四年的研究项目成果。该展览得益于来自14个国家的100多名学者的合作。

发布会早上8:30开始,10点结束,正好在大英博物馆对外开放之前结束,不会打扰游客。宣传单张上,是一幅清朝服饰的老妇人形象,从其穿戴判断,是富家背景。为何选用这张图像?大英给出的解释是:“画像中的这位老妇人出身名门、端庄持重、家庭和睦、高寿辞世,在动荡时局下实属幸运。尽管如此,我们也仅能通过题跋中的寥寥数语了解她的生平 。画像的风格因为受到了当时传入的摄影这一新媒介的影响,比之前的肖像画更加注重写实。这幅图片无疑非常契合这次特展的立足点——晚清各色人物,以及‘19世纪中国人非凡的韧性和创造力’这一展览主题”。

您已阅读25%(688字),剩余75%(203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