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对话

防治光污染需纳入更多生态考量

牛雨晗:上海出台的环境法规首次包含光污染治理内容,但要减少光污染对候鸟和其他野生动物的影响,仍有待在科学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政策措施。

近日,上海迈出了中国依法治理光污染的第一步。

8月1日起,新修改的《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条例新增了防治“光污染”的内容,成为中国首部纳入光污染治理的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尽管条例原则性设置了“依据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提出照明要求”的条款,但是具体规定仍局限于对居民生活和交通安全的影响,强调避免光照直射居民住宅,防止光线对车辆驾驶人员造成干扰等,并没有做出针对城市生态的具体规定。

事实上,被光污染困扰的不仅仅是城市的居民们,夜间人造光对城市野生生物,尤其对鸟类迁徙的影响也不容忽视。2022年5月的世界候鸟日主题就被定为“熄灯,让候鸟安全回家”,聚焦光污染对包括许多候鸟在内的野生动物构成的日益严重的威胁。

全球越来越多的地区已经在其照明指南和政策中限制人工照明对周边生物的影响,中国在这一议题上发展较晚。根据国际经验,专家们认为提高公众意识,在数据和科学研究的支持下逐步推动政策至关重要。

光污染影响鸟类迁徙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光污染不仅演变为一项全球问题,而且还在随着时间不断恶化。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的一项研究检测了1992至2017年的光发射量,发现全球光污染在这25年间至少增加了49%。这一数据仅包括通过卫星可见的光,科学家估计真正的增长可能高达270%。

在中国,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副研究员刘成则团队对上海的光污染情况做了类似的研究,并得出了一组数据:从空间维度上看,市中心的徐家汇比城市边缘的南汇嘴亮了25倍;从时间维度来看,从1994年到2011年,天文台所在地佘山的天光背景增加了170倍。

作为能源和信息源,光对所有生物体来说都很重要。作为能源,阳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础。有视觉的动物通过周围环境中的光线获得大量的信息,包括使用月光或者星光觅食、导航等。但是过度的人工照明破坏了自然的光照周期,改变了动物繁殖、迁徙等生活习惯,从而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生物多样性。

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随着技术的发展,人造光对生物个体的生理和行为产生的影响已经被不同的研究团队和组织广泛证明,并在国际上获得了一定的关注。

2020年,联合国《养护野生动物移栖物种公约》(简称《公约》)缔约方通过了关于光污染的准则,涵盖海龟、海鸟和迁徙滨鸟,该指南提出了最佳照明实践的六项原则,并呼吁对可能导致光污染的相关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公约》目前正在制定的新准则,重点关注迁徙的陆鸟和蝙蝠。

您已阅读23%(997字),剩余77%(342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