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

互助育儿:北漂家长的养娃实验

张烨、李远香:在幼儿安全事件频发的今天,“四环游戏小组”让我们看到基于社区内家庭互助的幼教新模式。“北漂”家长在NGO的帮助下组织起来,和教育专家、大学生志愿者们共同育儿。

2017年末,中国家庭被虐童的恐惧笼罩。携程亲子园、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相继曝光后,中产家庭人人自危,迫切希望为孩子找到更可靠的幼教场所。家长们愿意为孩子花更多的钱、请更高学历的老师,以便更放心地把育儿这项工作“外包”出去。

然而,在北京一家服务流动儿童的NGO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基于社区内家庭自助、互助的幼教新模式。在这里,作为城市移工的家长们在NGO的帮助下组织起来,和教育专家、大学生志愿者们共同育儿。在这里,孩子不用“托付”给他人,因为妈妈就是老师;活动室不必被无所不在的摄像头监控,因为家长有权参与、并且被鼓励参与到机构的任何活动中。

孩子来到“四环游戏小组”的第一课,就是要学会玩。玩的不是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也不是奢侈精巧的玩具,而是用最普通的材料设计出的、不脱离生活的游戏。

胡同里的四间平房、一个小院,满园的绿色植物构成了天然的儿童玩耍场所。早上八点半,孩子们陆续到来,跟着儿歌做完早操后,开始分组做游戏。室内的游戏包括画画、夹豆子、串吸管等,看似简单,却能有效锻炼手部肌肉。室外是个生机勃勃的小院,种满了丝瓜、葫芦和豆角,孩子们在这里写生,观察蜗牛和仓鼠。

“我们这里的孩子特别会玩,反倒是从小在单元楼里养大的孩子不会玩,”四环游戏小组老家长睿睿妈妈说,“秋天就玩树叶,夏天下雨了就去玩水,冬天玩雪,好多种玩法,老师也不鼓励我们家长买成品玩具,游戏小组好多玩具都是我们家长做的。”

四环游戏小组是一家位于北京的社区服务公益机构,在社区互助育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游戏小组(playgroup)”是一种互助式育儿的组织方式,家庭间通过互助形成社区内的育儿支持资源。在英国,游戏小组往往由中产家庭发起,而四环游戏小组却是在育儿资源更为匮乏的城市流动人口社群尝试这一做法。

2017年,中国的流动人口规模已达2.45亿。不同于曾经“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在老家留守”的模式,如今很多流动人口进行家庭化迁徙,把年幼的孩子带在身边,或者在城市里生育。截至2010年,全国已有3581万流动儿童。伴随着成长环境、政策环境等带来的压力,这一庞大群体的育儿需求如何得到满足?四环游戏小组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幼儿教育创新的无限可能和流动人口社群的巨大潜力。

游戏小组的诞生

您已阅读20%(930字),剩余80%(370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