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

希拉里对华施展“后院”外交

FT专栏作家皮林: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本周跨越香港和深圳的边境,与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会晤。希拉里通过“后门”进入中国,似乎具有某种象征意义。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本周跨越香港和深圳的边境,与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会晤。人们对此的解读可能过多。但这位美国国务卿通过“后门”进入这个全球第二重要的国家,似乎具有某种象征意义。

美国正寻求在亚太地区重建更为强大的影响力,这一地区在乔治•W•布什(George W. Bush)主政时期遭到相对忽视。美国希望该地区的贸易和外交关系符合国际准则(爱挖苦的人可能会说是美国准则)。但时代已变。该地区事务在越来越大程度上正按照中国的条件开展。例如,希拉里去年在越南的一次亚洲安全会议上表示,美国乐于在中国及其南海邻国之间的争议中担任调停角色,对此中国政府作出愤怒反弹。尽管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外交和经济方面仍具有重大影响力,但美国无法像以前那样直截了当地维护其利益。

美国的战略是,在不惹恼中国的情况下悄悄返回亚太地区的核心。这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在希拉里战战兢兢地踏上中国内地之前,她本周在香港的一篇演讲暴露了美国这一微妙的政策目标。题为“亚太繁荣的原则”(Principles for Prosperity in the Asia-Pacific)的这篇演讲,巧妙地避免提及中国,即使字里行间说的都是中国。出于对北京方面的尊重,她甚至在谈及香港时都用词谨慎,避免提及香港在走向更真正民主过程中受挫的进展。

您已阅读32%(568字),剩余68%(120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