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底经济学家

危机时刻话慈善

并非所有的慈善捐助都是出于纯粹的利他主义,人们可能只是为了让自己感觉良好、或迫于社会压力,才选择掏腰包。经济衰退期间,人们的捐助行为又呈现出怎样的特征呢?

尽管经济陷入衰退,两年一度的慈善盛会——“红鼻子日”(Red Nose Day)——上月仍打破了筹款纪录。但慈善组织免受经济衰退影响的能力究竟有多强?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捐助的动机,这也是近来倍受经济学家关注的一个课题。

可能的动机有很多种。一种是纯粹的利他主义:我们进行慈善捐助,是因为关心他人的福祉。另一种不太光彩的动机是由经济学家詹姆斯•安德雷奥尼(James Andreoni)提出的,他称之为“温暖的光辉”(warm glow)。“温暖的光辉”型捐助者之所以向慈善机构捐款,是因为这样做能让他们自我感觉良好。

利他主义与“温暖的光辉”之间的区别看似不大,但的确存在:“温暖的光辉”型捐助者不太关心他们捐出的钱是否起作用。举例而言,行为经济学家乔治•勒文施泰因(George Loewenstein)、营销学教授德伯拉•斯莫(Deborah Small)和心理学家保罗•斯洛维奇(Paul Slovic)的共同研究表明,当人们面对一名对得上号的受害者——比如尼日尔6岁的Aisha——通常会比看到尼日尔饥饿状况统计数据时更为慷慨。利他主义者希望看到证据,而“温暖的光辉”型捐助者只是想感受到那种关联。第三种动机源自社会压力:我们之所以捐助,是因为我们觉得这是别人对我们的期望。

您已阅读38%(541字),剩余62%(88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